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
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喜友人厉图南及第。唐代。李频。 相忧过己切,相贺似身荣。心达无前后,神交共死生。承家吾子事,登第世人情。未有通儒术,明时道不行。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唐代。李峤。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送河秘校鬲主簿良原。宋代。韩维。 平时太学客,文藻士林传。憔翠尚一邑,声名空十年。风烟长夏始,关塞浊泾前。莫作归来叹,将军好荐贤。
次韵次卿寄李姑溪时欲问舍宛陵。宋代。周紫芝。 我亦平生愿执鞭,拜公眉宇记当年。泰和人物真图画,李白风流是列仙。雪里已无回棹意,文中新有卜居篇。幅巾还作溪堂梦,何日相从句水边。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宋代。王之望。 古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美应同故国愁。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 其二。元代。赵孟頫。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石门开洞府,木龙走岩扃。清飙一时至,四座浮幽馨。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菁。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
次韵子瞻祈雨。宋代。苏辙。 世故纷纷谁复闲,蛟龙不雨独安眠。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忧心未已谁知恤,更把炉香试一燃。
咏史诗。成都。唐代。胡曾。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震宇兄之川过庐山象贤兄招饮联床夜谈翌日偕游九江名胜。清代。陈忠平。 客从辽海至,卢子坐相招。小酌诗三昧,清谈酒一瓢。江城差可赏,溽气未全消。此去巴山险,关心到沈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