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宫词。唐代。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涂中感怀。唐代。朱庆馀。 世上名利牵,涂中意惨然。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刘补阙西亭晚宴。唐代。朱庆馀。 虫声已尽菊花乾,共立松阴向晚寒。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赠至寂禅师。唐代。朱庆馀。 处世唯据衲,禅门几岁寒。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赠道者。唐代。朱庆馀。 独住神仙境,门当瀑布开。地多临水石,行不惹尘埃。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还归九天上,时有故人来。
送崔拾遗赴阙。唐代。朱庆馀。 清貌凌寒玉,朝来拜拾遗。行承天子诏,去感主人知。剑佩分班日,风霜独立时。名高住不得,非与九霄期。
宿江馆。唐代。朱庆馀。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那堪动乡思,故国在天涯。
夏日访贞上人院。唐代。朱庆馀。 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命棋隈绿竹,尽日有清风。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此时袪万虑,直似出尘笼。
春日旅次。唐代。朱庆馀。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
闲居即事。唐代。朱庆馀。 深嶂多幽景,闲居野兴清。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石面横琴坐,松阴采药行。超然尘事外,不似绊浮名。
题娥皇庙。唐代。朱庆馀。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湖中闲夜遣兴。唐代。朱庆馀。 钓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滨。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浦迥湘烟卷,林香岳气春。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送友人赴举。唐代。朱庆馀。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十六夜月。唐代。朱庆馀。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闲居冬末寄友人。唐代。朱庆馀。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盆竹。明代。蓝仁。 种竹寻盆盎,低迷似涧阿。细声兼雨有,微影动风多。长笋排针出,成竿数寸过。且无斤斧虑,终老雪霜柯。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唐代。赵嘏。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寄方伯雨。明代。程嘉燧。 村边废宅少人居,闻道生徒共扫除。书札浮沉三月后,交游显晦廿年余。小岩原上归僧远,长石冈头旅骑疏。知尔含情望天末,苍烟落日几踌躇。
得三七侄书说湖山佳趣因以书中语成四韵。宋代。吴芾。 今日家书到,从头说故丘。园林增茂密,池馆愈清幽。嫩竹已千个,新莲仅万头。欲归归未得,长是梦中游。
物我。宋代。释文珦。 物我两俱忘,隤然入道乡。空为真命脉,静是悟肝肠。竹月光零乱,松风韵短长。色声皆妙契,曾不费思量。
依韵答钦之学士草堂见寄。宋代。韩维。 白首徘徊玷善藩,惭君先解左鱼还。未同一笑清樽侧,独想高眠翠竹间。素节消馀宁复壮,妄情休尽只馀闲。田园雨足官无事,趣驾何妨慰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