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年去为谁忙,三伏炎蒸忽变凉。阅世谩劳心悁悁,怀人空得鬓苍苍。
诗篇眼界何终极,道学心期未遽央。安得追寻二三子,舞雩风月共徜徉。
择之寄示深卿唱和乌石南湖佳句辄次元韵三首 其三。唐代。朱熹。 年来年去为谁忙,三伏炎蒸忽变凉。阅世谩劳心悁悁,怀人空得鬓苍苍。诗篇眼界何终极,道学心期未遽央。安得追寻二三子,舞雩风月共徜徉。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梦中和人梅诗山礬韵。宋代。洪咨夔。 溪路槎牙木叶乾,角声吹动五更寒。疏疏梅蕊疏疏雪,一段生绡不用礬。
塞上秋热用王荆公韵 其一。清代。张佩纶。 木柴僵落白草摧,禾麻残立如枯骸。邪气袭逆中结轖,涊汗不待《七发》枚。焦头颇苦张火伞,炙肤无乃团冰台。大漠骄阳四千里,沙石烂煟如烧灰。使者饮泉渴不择,候吏背血谁矜哀。九边畏官甚于魃,岂待荒旱生椎埋。我知酷虐匪天意,道逢牛喘犹低回。东南更闻厄霖潦,忧勤何日尧眉开。太息年时论边事,疏成殿阁凉风来。
元宵踏歌。宋代。王淮。 梅花雪洗香尘陌,柳淡官桥春一色。家家对月赏元宵,火树鳌山高百尺。九街箫鼓沸春声,灯下女郎连袂行。唱尽开元太平曲,月轮已过西楼楹。
十一月十三日余主会夜泛东江分得桃字韵。明代。陈烓。 扁舟几度泛江皋,天纵清游属我曹。别渚尚开霜后菊,钓矶閒走石边螯。诗情放浪成千首,雪色缤纷笑二毛。为语渔人莫惊讶,前溪不种武陵桃。
六么令 宫香饼用辛稼轩韵。明代。曹溶。 一从仙去,茎上露盘折。龙奁竞开珠锁,斜印花纹滑。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间鸭。玉阶遥接。著人春气,未试轻烟已频觉。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石肠新怯。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