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1685)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元年,授原官,后屡起屡踬,至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诗。富藏书。有《刘豫事迹》、《静惕堂诗集》、《静惕堂词》、《倦圃莳植记》等。
藏书成就
筑书楼于嘉兴南湖之滨的倦圃别业,称“静惕堂”,藏书极富。尤好收集宋、元文集,藏书中宋元古本丰富,有近千种。编撰有《静惕堂书目》(又名《静惕堂藏宋元人集目》),按四部分类编排,所载宋集,自柳开《河东集》以下凡180家,元集自耶律楚材《湛然集》以下115家。辑有丛书《学海类编》,收书431种,分经翼、史参、子类、集余4类,选择较严,不收玄虚、荒诞和已刊之书。史部多稗史,子部多宋、明人实用著作。所刊之书在版心印有“槜李曹氏倦圃藏书”字样。刻宋、元、明各家著作40余种数百卷。著有《流通古书约》1卷,首次提出古书流通法,向藏书家们指出其藏书职责是在于流通,不仅仅是保藏,务必使作者的思想和劳动,不以珍藏秘藏而与世隔绝。缪荃孙说“藏书家能守此法,则单刻为千百化可以不致湮灭,尤为善计”。他的藏书理论,在清代图书、文化界起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了如弘历、周永年为代表的公共藏书思想和实践。晚年其藏书被纳兰性德购藏。藏书印主要有“曹溶私印”、“白学先生”、“倦圃”、“洁躬”、“槜李曹氏藏书印”、“鉏菜翁”、“槜李曹氏收藏图书记”、“两河使者”、“相赏松石闲意”、“秋岳生”、“曹溶鉴定书画印”等。
文学成就
曹溶长于经济,未竟其用,乃独肆力于文章。家富藏书,工诗、词,其诗源本杜甫苍老之气,一洗妩柔之调,与合肥龚鼎孳齐名,世称龚曹。填词规摹两宋,无明人之弊,浙西词风为之一变,盖浙西词派之先河也。朱彝尊受曹溶影响颇深,少时曾从曹溶游。朱彝尊纂《词综》,即多从其家藏宋人遗集中录出。精鉴别,富书画收藏,亦能书。顺治初,著有《静惕堂诗词集》,另撰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古林金石表》、《刘豫事迹》、《明人小传》、《倦圃莳植记》、《粤游草》、《续献征录》等书。又精于小简,有《静惕堂尺牍》,时称江东独步。其中《明人小传》是自大明洪武(1368)至崇祯(1644)年间,入传三千余人的汇传集,收录人物众多,包含了帝王、忠臣、名士等各阶层人物小传,是学者专家了解明代人物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御史。尝劾辅臣谢升,又熊开元参周延儒遭廷杖,溶疏白其冤。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北京后仕清,初授原官,起用河南道御史,任顺天学政督学顺天,为清王朝献策,疏陈定官制,定屯田、盐法、钱法规制,禁兵丁将马践食田禾,巡缉土贼,平粜以裕仓储,设兵循徼等事,使无劫掠。其疏陈皆被采纳实施。又就有关科举、荐举隐逸、访旌殉节者等问题向朝廷献策。
顺治三年(1656年)二月充会试监考官,三月迁太仆寺少卿。不久,因在学政任上所举贡生中有明代受世袭职和中武举者一事被发现,降两级调用。接着又因选拔贡生超额被革职回籍。
顺治十一年(1654年)官复原职,迁左通政。次年三月擢左副都御史,旋擢户部右侍郎,左迁广东右布政使。
顺治十三年(1656年)以举动轻浮,降一级改任山西阳和道。遭丧归里。服除,补山西按察副使,备兵大同。
康熙三年(1664年)裁缺归里。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乱发生后,阁臣以边才荐,随征福建。丁忧不复出。
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举博学鸿词,大学士李霨、杜玄德、冯溥合疏荐曹溶,未试,以疾辞。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鸿博,不赴。
康熙十九年(1680年),学士徐元文荐曹溶佐修《明史》,亦不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
采桑子 怀香侯。明代。曹溶。 春曳歇马行山道,重见凉飙。雁字相挑。回首钱唐北上潮。颓阳漠漠黄沙苦,鬓影初凋。忆弄诗瓢。落尽灯花又一宵。
青衫湿 广林饮李太虚寓中出家姬作剧。明代。曹溶。 红桥旧日深情地,一片玉箫吹。画蛾青敛,著人多处,不在歌时。教师催出,齐登绣毯,摆落游丝。曲终帘掩,堂前黄月,占断相思。
酬徐子能山人。明代。曹溶。 武原狂客闭关居,花外新传尺素书。重见伟长留撰述,不教元亮擅篮舆。玉山暖映春风动,铁甲晴收水国虚。痛定较量流寓事,皋桥遗迹定何如?
一络索 行中僧将卖药赋此坚之。明代。曹溶。 焦团坐破添云甑,佛多长命。白堤游女十分娇,偏唤出、韩康姓。一派冷香诗径,淹留无定。直饶手挽上池来,怕未识、英雄病。
怀潘次耕。明代。曹溶。 我友今安在,江村积潦深。苦吟过百战,高枕获初心。夙约花筹冷,闲愁戌管阴。定知游辙倦,鸡黍或相寻。
出门行。明代。曹溶。 出门复入门,游子席不温。生来贵适志,难与妻孥论。大江东注洗胸臆,低眉缩手空逼仄。苦雨沾泥旧井颓,杨花落尽无颜色。发兴欲坐隋堤头,朱楼挟瑟打我愁。绿枪金甲塞州县,固应逸士甘扁舟。已卷书囊宿郊外,日高打鼓临春流。忽闻介马中宵动,千人走哭爷娘送。填街惊踏波沸天,重关断锁谁能控。不惜骨肉委尘沙,何况罗绮夹梁栋。军将原无取卵心,遗民自抱伤弓痛。此信传来已三四,长年收棹无行意。我本山中麋鹿人,且免预他忧乐事。呜呼广陵破后才三夏,客强主弱尤堪讶。市倡可使酒可饮,榷场鹾舶霸天下。势剧易繁终易涣,隔水遥将舆地看。芜城不复入新词,蜀冈烟柳旋零乱。如今不飞亦不伏,有眼但见鸣金镞。驱车何处定粗安,百钱底就君平卜。
清平乐 其一 题壁。明代。曹溶。 云屏十二,仙客曾同醉。草没建炎碑上字,岁月凭谁语。腊痕水出平堤,鵁鶄只检花栖。抖擞喉间秀句,雪斜犹倚楼西。
送周月如守瑞州。明代。曹溶。 沙飞柳色怨春还,醉泊吴关复楚关。差慰故乡离别梦,乱云黄叶似燕山。
入北山深处 其二。明代。曹溶。 树影疑无地,庵居恰有泉。溪冰危客渡,石籁响寒烟。翠湿常愁雨,山荒不记年。未能留信宿,猿鸟共愀然。
定场娘子霜栖鬓,先唱渭城花。重翻宫调,开元旧曲,知付谁家。
此身似燕,春巢画栋,秋宿平沙。相如抽管,长门写怨,输与红牙。
青衫湿 田戚畹家姬东哥甲申后为教师遇之有感。明代。曹溶。 定场娘子霜栖鬓,先唱渭城花。重翻宫调,开元旧曲,知付谁家。此身似燕,春巢画栋,秋宿平沙。相如抽管,长门写怨,输与红牙。
相见欢 与蒋前民饮酒。明代。曹溶。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纤帘高士倚江楼。垂柳罅,琵琶砑,是扬州。触著一生心事到眉头。
送程瑞伯还楚 其一。明代。曹溶。 虎观当年视草人,客装憔悴秣陵春。片帆忽为思家去,六月江清采白蘋。
霜天晓角 同香山敬可夜坐倦圃。明代。曹溶。 月华千顷,画烛摇花冷。恰到五湖深处,平生事、付渔艇。鹤警铜壶静,做成今夜永。正是愁肠无限,几片叶、送秋影。
观工人琢砚二首 其二。明代。曹溶。 南唐官务久凋零,海国重来倚玉屏。不信穷途知己有,一双鸲鹆眼常青。
游云岗寺。明代。曹溶。 释氛理时服,顿辔西郊阴。荒陬非乐邦,得友谐所钦。猛志惜暇日,独居多伤心。选徒越农圃,敷席荫飞岑。欢宴不知疲,昃景招鸣禽。反顾丹甍高,诸天布黄金。凿石象祇园,双树垂清森。宁意甲马场,黯黯孤壑深。奔湍吹白沙,迫冬仍浸淫。徐悟区中隘,率性惟幽寻。行帐因风翻,长笛和哀吟。三复河清篇,覆爵还自斟。
浣溪纱 其二 四十年来所见歌姬某氏最丽赠之。明代。曹溶。 玉笛先将密意通,新声一缕绛云笼,把人薰得口脂浓。屏里扑成惊蛱蝶,烛前捏就软芙蓉,只愁春到不禁风。
悼亡。唐代。孟郊。 山头明月夜增辉,增辉不照重泉下。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
拟古。宋代。陆游。 坐卧北窗下,百事废不治。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
和彦达至公安。宋代。胡寅。 未识南阳有卧龙,阿瞒先已畏南风。如何赤壁分三国,不向神州决两雄。营峡晚图千虑失,截江初意一丸封。苍茫汉日西南落,莫道无由却复中。
为宁庵题画。明代。邵宝。 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瑟尊侑高谈,兴尽不强留。静游羲皇梦,闲听尧民讴。命笔书暄凉,山林有春秋。独乐得深味,岂尝抱先忧。莫问此何人,吾当意中求。
润屋。唐代。徐夤。 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宋代。李弥逊。 桑柘如钱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蚕月。老翁饭饱摩腹行,白瓯自随闲唤铁。攀花正恨颜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惜花不似爱诗苦,即遣愁海回狂澜。哦公今为郎尚发,仕路不应嗟歇灭。江头官闲来雁多,莫使故人书断绝。春风步马芳兰皋,思如哀鸿独求曹。几时怀抱相对尽,桂浆酌斗供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