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一斛珠。唐代。苏轼。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放生池碑。宋代。赵孟坚。 维书号心画,於以观厥德。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手搨鲁池碑,潢謄寄远驿。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又若小子动,祗庄常侍侧。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
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八声甘州(历下立春)。宋代。晁补之。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宋代。黄庭坚。 北来哺慈乌,南归护尔雏。昨夜云飞雁,相随我不如。
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宋代。李曾伯。 曾向春秋识此州,西风吹袂过淮头。人还故老衣冠喜,我为中原草木愁。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功名不是吾曹事,且对空山徙倚楼。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宋代。苏轼。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是时最少年,白晰未有髭。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勇于韝上鹰,不啻囊中锥。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况为二千石,所至搔乐嬉。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朴庵。明代。钟芳。 结宇在都市,地嚣心自闲。矮窗通素月,回溜入平湾。晦迹羲黄上,恣情木石间。青黄任牺象,曾为一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