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馀。
毫矣懦螫手,脔嘬疑灾肤。
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
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读书感愤四首。唐代。汪炎昶。 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馀。毫矣懦螫手,脔嘬疑灾肤。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哭宋遁初烈士。清代。柳亚子。 忽复吞聋哭,苍凉到九原。斯人如此死,吾党复何言。危论天应忌,神奸世所尊。来岑今已矣,努力殄公孙!
鹧鸪天 寄郑氏舅母忆堂子巷小楼。清代。沈鹊应。 回忆楼头赏雪时。钟山如黛照传卮。如今赢得离愁苦,惟有檐前风絮飞。春寂寂,梦依依。风流林下系人思。凭高不见江南路,元鸟归时人未归。
送客东归。唐代。于武陵。 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
惊蛰后雪作未已阻之湖庄。宋代。曹彦约。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骡心已拂轻鞍。正疑阴固仍飞雪,岂有春中却冱寒。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读书。宋代。薛仲庚。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万我罗目前,忽为尘所昧。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悲哉汉诸儒,白首闇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