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文学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拟的《开兴改元诏》,当时闾巷间皆能传诵。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且兼善诗文书画。金人刘祁称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元好问称他“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前后主文坛四十年之久,成为金朝末期“文士领袖”。晚年逢金朝衰乱,以禅学求慰藉。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传世,另有《道德真经集解》收录在道藏中。
书法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刘祈《归潜志》云:“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士领袖,自号闲闲居士云。”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风调,草书尤警绝”。
藏书
官翰林修撰,南渡拜礼部尚书,作《遂初园记》:“老屋数楹,名其庄曰‘归愚’;闯户而入,名其堂曰‘闲闲’。堂之两翼,为读易思玄之所。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又南,花木丛茂,有亭曰伫香。……稍西,临眺西山,台之名曰悠然。其东,丛书数千卷,蓄琴一张,庵曰‘味真’。闲闲老人得而乐之。玄易书数册,吟讽终日。有客来,则接之,焚香宴坐。”抄录古文,至老不衰,两目昏然不已,所积甚富,上至六经,以及庄老、医药、浮屠等。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元代。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元代。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闻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水调歌头·四明有狂客。元代。赵秉文。 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闻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 东坡谪岭南,一笑六根净。食骨不弃馀,又使群狗竞。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镜。尔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胫。
五岳观四绝 其四 暮。元代。赵秉文。 移床坐到晚凉时,手弄清泉似小儿。古观无人苍柏暗,偶看宿鸟暮争枝。
五岳观四绝 其一 昼。元代。赵秉文。 浏浏清风下曲阿,亭亭午影转庭柯。帘钩不捲通明处,时有流莺趁蝶过。
燕子图三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 祝尔区区万里身,锦书回寄莫辞频。而今塞北看双翼,多少中原失意人。
李夫人墓。元代。赵秉文。 夫人临诀时,掩面羞人主。空馀返魂香,默默不得语。千秋百岁后,粉黛化为土。一笑不成妍,春风花自舞。
松糕。元代。赵秉文。 嗟嗟千岁姿,不比明堂蒿。肤裁三韩扇,液制中山醪。皮毛剥落尽,流转到松糕。髯龙脱赤鳞,三日浴波涛。玉兔持玉杵,捣此玄霜膏。文章有杂碎,肪泽滋煎熬。殷勤小方饼,裁以鞍山刀。味甘剖萍实,色殷煎樱桃。辽阳富冬菹,盘餐穷溪毛。巧谋一饱地,齑粉不我逃。腹中十八公,笑汝真老饕。未忘口腹累,尚似贤蒸羔。真味苦硬老,家风大孤高。聊将酥蜜供,调戏引儿曹。多生根尘习,隽永胜珍庖。一舌有多智,无乃绵蕞劳。人閒无正味,嗜好随所遭。安能知许事,为君续离骚。
初闻雁。元代。赵秉文。 嘱尔南来新雁群,封书好寄未归人。天涯憔悴多风雪,回首中原又一春。
钓篷。元代。赵秉文。 船篷无可载,意钓不在鱼。此身真袯襫,万事一籧篨。载浮不载沈,死鱼安足饵。绿水是非波,临流聊洗耳。
翠微寺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 南山常怀退之诗,未说云烟润色之。要见山光如泼黛,更须留待雨晴时。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一。元代。赵秉文。 千载渊明翁,谁谓不知道。闲赋责子诗,调戏乃娱老。杜陵盖自况,亦岂恨枯槁。壶觞清浊共,适意无丑好。归来五柳宅,守我不贪宝。长啸天地间,独立万物表。
七夕与诸生游鹊山。元代。赵秉文。 七夕七日人閒秋,兴来飘然鹊山游。灵仙役鹊渡河去,白云岭上空悠悠。手持云腴酒,与云更献酬。云既不解饮,且可与子消百忧。云不饮,我无愁,不愁不饮空白头。但愿年年岁岁得相见,长看云驭织女会牵牛。
寄区叔永兼答论文之作。明代。薛始亨。 漫笑嵇康七不堪,还怜太史滞周南。人归沅水滋兰蕙,天接西江入蔚蓝。脉望化时空二酉,绵蛮啼处挟双柑。典型幸及徵文献,涩体何心学筱骖。
丹灶 其一。明代。黎必升。 欲待将来问渡人,风帆不动石常新。独怜尘世谁能载,鉴水流花空自春。
送外之广陵。清代。钱蕙纕。 往事休重省,时来且自强。男儿能作健,蓬筚亦辉光。旅食风霜苦,离居岁月长。傥成苏季志,惟望早还乡。
舜原佥宪饮予锦屏山阁四首 其二。明代。翁万达。 古刹名楼烟雾稠,坐疑天地一虚舟。听歌不碍琼叶下,倚槛倒看银汉流。仙洞阴苔封碧溜,谁家玉笛横清秋。青袍白马非吾意,黄菊紫芝当暂游。
朱叔召遗文官花二绝句 其一。宋代。洪适。 幻出荷衣点雪衣,更将龟紫换牙绯。人中巧宦谁知此,好向天街插翅飞。
清平乐。宋代。朱敦儒。 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十。宋代。张道洽。 雪后半横枝,溪边一带篱。春从穷腊透,香报老夫知。淡月弄疏影,嫩寒含令姿。天涯值西子,牢落慰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