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
感皇恩·七十古来稀。唐代。辛弃疾。 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送人之京。明代。童冀。 泽国深秋江雨晴,郎官报政上神京。金陵东望三山远,震泽西风几日程。双阙晓瞻鳷鹊观,五云天近凤凰城。定知朝罢承殊渥,锡宴南宫预宠荣。
木犀答二吴书。宋代。王遂。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金粟远看千尽影,犀皮近种百年香。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着紫囊。
天寒欲雪不可出门君时在城中促庭佐来君时柬云庭佐掉头云未来因驰寄。宋代。彭汝砺。 伯兮引领望不断,叔也掉头云未来。事事伤心无说处,终朝眼合不能开。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二十一。明代。王世贞。 衣冠是处故人,不如一吴国伦。七品十年不贱,千金片语那贫。
梁文冠抄诗 其二。明代。陈献章。 雪月风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击壤三千首,都共南风一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