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白首路,长亭仄。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满江红·尘土西风。唐代。辛弃疾。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白首路,长亭仄。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黄卷莫教诗酒污,玉阶不信仙凡隔。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偈颂九十三首 其四十四。宋代。释梵琮。 普天迎瑞气,遍界庆生辰。水有朝宗意,葵倾向日心。衲僧随日转,林下仰天庭。
早起。宋代。许月卿。 早起轻寒尚裌衣,饭余春雨满行旗。春波绿处春草碧,晓露浓时晓日晞。桃李年年春富贵,桑麻事事道精微。诗情不在火炉畔,风雪灞桥烟景归。
独坐。明代。王鏊。 世事纷纷总未真,闭门聊看静中身。郢人已去谁为斲,野老从知只爱芹。前度刘郎非旧日,后来剔子定何人。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
梦绮春明,对黄花秀色,西风沈醉。皎镜玉霜,人天更无红紫。
歌尘荡入云罗,幻璧月、琼枝奇丽。应记。记瑶台旧游,霓裳仙队。
惜秋华·瘿公薄游海上,以程郎艳秋小影见贻,赋此以志俊想1919。清代。况周颐。 梦绮春明,对黄花秀色,西风沈醉。皎镜玉霜,人天更无红紫。歌尘荡入云罗,幻璧月、琼枝奇丽。应记。记瑶台旧游,霓裳仙队。芳倩竞蓉桂。向梅边清课,须为桃李。十二翠屏,消得护花心事。多情见说江东,占俊约、陈髯浑似。兰佩。渺余怀、秋容画里。
赠二李居士。宋代。郭祥正。 二子跨黄犊,寻春造龙眠。身披五云装,翠发散垂肩。群儿漫相逐,不识南昌仙。我往一长揖,问我聊停鞭。深林藉草坐,对酌临潺湲。琅琅听险语,了了出爱缠。月殿折芳桂,高名金榜悬。掉头不回顾,息迹棦淳源。穷幽采紫芝,长啸呼青猿。使我慕高节,神魄方森然。言归恨不早,白雪羞盈颠。于时业无补,碌碌随冗员。交趾近反逆,蚁聚浮战船。邕廉皆失守,圣主忧南边。上将命逵卨,睿算天所传。虎罴十万众,干戈与云连。倾海洗枭巢,拓境除狼烟。怅怀炎瘴地,何日闻凯旋。北虏恃骄黠,分疆亦逾年。庙谟非不深,遣使皆俊贤。此事竟未果,艰虞甚防川。安得傅介子,万里威名宣。不然随隐沦,渔钓求深渊。出处两龉龃,悲歌写哀弦。二子顾我笑,汝心殊未坚。浩气本完洁,胡为自镵镌。请驾逍遥车,共游方广田。饥餐种成玉,渴饮华池泉。我命永不灭,是身犹蜕蝉。世纷速辞谢,来续清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