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西江月(用韵和李兼济提举)。唐代。辛弃疾。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虞淡然在告。明代。汤显祖。 璁珑浮阙定星光,河汉风清有报章。秋水岸移新钓舫,藕花洲拂旧荷裳。心深不灭三年字,病浅难销十步香。剩有闲情堪弄月,西湖竹色未应凉。
梦中登翠微山得句。清代。罗有高。 坭径绝猿引,欹峰倚天赤。中有辟世人,邻聚谈古易。春晴放鸡豚,烂漫桃花碛。雪意玉寒松,奡峭穿壁立。以此阅世运,蒙萝深寂历。夜静闻古琴,起步月浩白。漭哉化城游,酣嬉醉空碧。下界啼秋虫,俯仰一太息。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二。宋代。释普度。 东湖辊底怒涛,青山参天荆棘。两处狭路相逢,拶得渠侬上壁。恩难酬,怨难酬,热煮冷泉流水,浓点淡茶一瓯。
爆竹。明代。程通。 此生循约束,烈性慎几微。容物非无量,通玄更有机。当场吐霏屑,满眼生光辉。平地一声起,传扬到处知。
述祖德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谢灵运。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达淮上。明代。释今无。 千翼乱鸣湍,归心睇望欢。涷轻曲岸涩,云密大波寒。北极堪回首,南图愧素餐。三年橘已化,非止学邯郸。
送僧游径山。宋代。王十朋。 潜涧家风不芜没,禅讲诜诜尽瓜葛。如今更有奇儿孙,云水飘然继衣钵。径山禅伯僧中龙,向来名节真无双。我昔题诗已推许,两度相逢不曾语。子今此行真得师,扫除妄想叩深机。我待衣冠挂林下,迟子归来话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