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二。唐代。李之仪。 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 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虽然此事予不悔,昔学固知今日拙。欲持琬琰易羊皮,玩之已久安能辍。万端毕竟有天命,计较何须论琐屑。劳歌无和坐达明,晓鼓鼕鼕堕残月。
内子五十初度以诗寿之四首 其一。清代。夏孙桐。 花诰黄金两负君,百年荏苒已平分。麻姑亦有沧桑感,鸿妇依然井臼勤。容易相庄成白首,故应雅尚慕青裙。自嗤重作长安客,只为闺中慰望云。
送杭州李员外。唐代。方干。 政成何用满三年,上界群仙待谪仙。便赴新恩归紫禁,还从旧路上青天。笙歌怨咽当离席,更漏丁东在画船。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梁园春雪。明代。谢榛。 二月都城冻不消,云黄地白思寥寥。园林幸未舒桃萼,风雪宁堪妒柳条。欲触晓寒寻野径,漫探春意过溪桥。惠连留滞空词赋,梁孝同时想见招。
临江仙 戊子中秋夜眺通江大桥。近现代。顾敏燕。 未见临风人解佩,坐听江上涛声。长桥今夜亮华灯。大河波浪阔,共对月儿明。潮去潮来多变幻,迢迢总说无情。凌空斜索碧波横,何愁天堑阻,笑看落虹轻。
箱根重晤任公。清代。夏曾佑。 自从多难相离后,握手犹疑各梦魂。风雨沉沉灯火暗,杯盘草草语言温。十年旧事归青史,一卧沧江剩酒痕。扶醉登楼西望久,白云何日出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