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高寒插太清,银河垂地落天声。玉虹贯日晴空见,骢马翻瓢白昼倾。
作赋曾闻誇雁荡,乘槎应可到蓬瀛。何当一比乖龙起,手挽商霖洗甲兵。
五泄山。唐代。曾谔。 五泄高寒插太清,银河垂地落天声。玉虹贯日晴空见,骢马翻瓢白昼倾。作赋曾闻誇雁荡,乘槎应可到蓬瀛。何当一比乖龙起,手挽商霖洗甲兵。
曾谔,字正臣,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徽宗崇宁末,以朝散大夫知歙州。事见《新安志》卷九。 ...
曾谔。 曾谔,字正臣,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徽宗崇宁末,以朝散大夫知歙州。事见《新安志》卷九。
用前韵寄文都曝日台。明代。陈献章。 君家曝日有高台,君坐台中日几回。旁舍先生扶杖过,平湖县博寄诗来。不知天道晴还雨,屡见山花落又开。已有高人来指点,白云何处路旁堆。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唐代。张泌。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述怀。宋代。吴激。 旅食空弹铗,归休合挂冠。烟尘榆塞远,风雨麦秋寒。巢燕长如客,鸣蛙不属官。柴门江涨到,落日下渔竿。
秋夜对月因怀往岁华阳百泉送理山之荆州至殊。明代。周诗。 心断青天月,悠然忆去秋。梵宫湖上景,良夜故人游。桑柘通依水,星河半在舟。欢娱回首处,荏苒易生愁。
读史二首 其二。明代。归有光。 刘毅无甔石,一掷百万钱;淮阴置母冢,行营万家田。英豪不在此,意气聊复然。安能效拘儒,规规剪剪焉?东海有大鹏,扶摇负青天。可怜蜩与鸠,相笑榆枋间。
春初雨歇省家兄长夏庵□□□□□中惘然有作 其二。明代。王夫之。 含情夫如何,忘言自闵伤。视彼双飞鸟,日暮亦得将。摘草勿绝心,渡水勿绝梁。居然成迢递,惭尔随颉颃。
春夜情 书怀。近现代。姚鹓雏。 孤灯如水。剑作寒芒紫。才展吴笺书细字。陡觉春寒到指。屧廊明月如霜。酒阑暗惹衣香。辜负一双翠袖,教添半臂还凉。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唐代。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