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哭寝门外,南望愁云昏。何言英迈气,奄成幽寂魂。
寒月长夜台,秋风黄蒿原。十载金石心,凄凉谁与言。
哭友人任向。唐代。张方平。 暮哭寝门外,南望愁云昏。何言英迈气,奄成幽寂魂。寒月长夜台,秋风黄蒿原。十载金石心,凄凉谁与言。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观姚少师录童中州后和陶诗书后。清代。刘履芬。 道衍未入燕,能诗乃名诗。偶写友朋作,命意殊冲夷。中州旧相识,寄远界乌丝。一卷《后和陶》,书以徇心知。繇靖不再睹,自洗软媚姿。足知才力强,所施无弗宜。和尚故不错,责之何苛为。吁嗟太孙帝,柔弱祚渐衰。文皇一振厉,遂廓二百基。此见和尚功,长育亦不赀。世俗恢奇策,传闻多可嗤。要之游佛门,固是英雄师。往昔见摹本,手迹今兹披。他年请刊石,用补集所遗。
唐制新进士杏园宴集三首 其一。清代。王家枚。 翩翩诸少年,走马游长安。射策冠甲科,姓氏隶春官。导以探花使,恣赏周名园。四围云锦护,一曲霓裳喧。
临江仙 为子周兄寿。元代。王旭。 童稚相看今白首,情因儿女尤深。霜天昨夜卷层阴。舟中明月照,华屋寿星临。气敛风云归寂寞,谁知经济雄心。南阳烟雨卧龙吟。行藏安所遇,有酒且同斟。
寄希真。宋代。李处权。 岁晚沉沉双鲤鱼,交情可是白头疏。含香不见为郎后,吐屑频闻赐对余。内廏给乘千里马,大官供饵万钱厨。丝纶润色须公等,莫负平生载腹书。
河渎神(女诫效花间体)。宋代。辛弃疾。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五弦行。唐代。韦应物。 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