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二三个。这芋头的端六个。分付清闲唯两个。寻思个。甘甜味,怎生个。五脏明明个。又六腑、不差些个。更有金丹此一个。十二个。请翁婆,会则个。
蕊珠宫。唐代。王哲。 栗子二三个。这芋头的端六个。分付清闲唯两个。寻思个。甘甜味,怎生个。五脏明明个。又六腑、不差些个。更有金丹此一个。十二个。请翁婆,会则个。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踏莎行·雪似梅花。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望江南十三首 其十三 旅窗杂忆。近现代。丁宁。 多少恨,闭户独沈吟。不速自临愁病老,长迷莫误去来今。何处问圆音。
夜村阻雨。清代。贾勋。 皇天久不雨,一雨别成阴。云黑频翻墨,泉清似弄琴。茅龙凉卷影,林鸟湿藏音。万里荒邮路,羁栖怆客心。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明代。梁有贞。 相携同入蔚蓝天,金刹玲珑辟四禅。不尽潮声流日夜,何来山色抱云烟。尚疑过橹惊僧定,共喜听钟在客船。更上妙高台一望,令人犹忆长公贤。
苕上莲花庄泊舟因访清容轩故址。唐代。全祖望。 宗姓真磷角,公孙亦凤毛。相寻白蘋渚,握手话风骚。我亦勾馀客,清才愧二豪。一枝何处是,七观已萧寥。
又叠前韵答黄伯固大理。明代。王缜。 碧落苍虬困未登,时来神物自超升。参天鳞甲光芒见,傍日风云庆幸曾。四面玲珑山叠叠,万家环绕树层层。人间俯仰便陈迹,怀古高歌到处应。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宋代。郑刚中。 玉笛晓寒梅片舞,谁可更将春事付。薰然璀璨卧东风,亦是小轩清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