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浮霜塔闭禅关,今落先生杖屦间。碧水同来弄明月,黄尘不解污青山。
因缘多自成三宿,物我终同付八还。欲识光林全体露,松花落尽岭云閒。
光林寺。唐代。杨云翼。 烟浮霜塔闭禅关,今落先生杖屦间。碧水同来弄明月,黄尘不解污青山。因缘多自成三宿,物我终同付八还。欲识光林全体露,松花落尽岭云閒。
(1170—1228)平定乐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进士第一。特授承务郎。宣宗时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时为翰林学士。与人交,死生祸福不少变。国家之事,知无不言。兼精历算医方。与赵秉文同为文坛领袖。曾编校《大金礼仪》。 ...
杨云翼。 (1170—1228)平定乐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进士第一。特授承务郎。宣宗时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时为翰林学士。与人交,死生祸福不少变。国家之事,知无不言。兼精历算医方。与赵秉文同为文坛领袖。曾编校《大金礼仪》。
台湾杂咏 其四。清代。齐体物。 药溪流水碧差差,不拟天寒出浴迟。卒岁无衣双赤膊,负暄岩下曝孙儿。
溪山。清代。朱钟。 溪山吟不尽,兴到拄枯筇。适意即孤往,幽寻无定踪。听松云壑秀,行药涧泉重。竹寺逢僧话,归来及晚钟。
点绛唇。清代。杨芸。 虬箭叮咚,一天凉晕惊秋□。卷帘新月。花影玲珑人。细数归期,又近重阳节。愁如结。满城风色。砧杵催寒急。
月轩,为张令赋。元代。张昱。 思亲对月清宵坐,了却公家事可知。白发已无重见日,清光还有再圆时。叶间零露皆成泪,窗外栖乌总是悲。大孝终身俱有慕,不辞为赋蓼莪诗。
得赵玉文书,即寄玉文。清代。李宪噩。 一纸凭谁寄,离愁岁月多。清贫还似昔,衰老近如何?春草漫漫路,晴川杳杳波。无因重握手,盛事日消磨。
苦辛。唐代。于濆。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思佛亭晓望。宋代。范成大。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