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北亭上,怅然秋望深。碧山聊柱杖,沧海未抽簪。
苑上开云閤,窗中叠雾岑。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
再游郭氏园亭二首 其二。唐代。何景明。 日暮北亭上,怅然秋望深。碧山聊柱杖,沧海未抽簪。苑上开云閤,窗中叠雾岑。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咏怀 其十九。魏晋。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沙窝道中。宋代。王之道。 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音来。
感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宋代。方一夔。 我观古人书,得见千载上。正闰互立论,南北纷相谤。自从获麟后,法度久沦丧。非是千万端,史笔不可仗。我欲作野史,笔法师素王。文章行诛赏,约束归至当。其人负吾诛,勿谓已属纩。书成不流传,则本留千嶂。还有知我人,百世永相望。
夏夜广寿寺偶书 其二。宋代。韩驹。 城郭初鸣定夜钟,苾刍过尽法堂空。移床独向西南角,卧看琅珰动晚风。
寄董总管文卿精春秋连为太平姑苏二大郡。元代。方回。 春秋家学汉醇儒,才尹当涂又尹苏。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蛾眉采石风前笛,橘里长桥□后鲈。太白季鹰俱不及,□□□□拥菟符。
挽邑侯李母黄太夫人。清代。王家枚。 伤春最是落花天,矧复星沈婺女躔。八百孤寒怀李尉,七千里宦返秦川。不疑平狱资贤母,魏国长年等散仙。夺我神君胡太酷,民间郁抑几时宣。
六平山。明代。李叔玉。 九日秋高日尚炎,六平山水耸遐瞻。喜兹洛社宾朋集,爱此林泉吏隐兼。濯热忽临东涧曲,登高直造首山巅。菊花灿烂盈头插,蓁莽离披裹手拈。张旭三杯闻大笑,太邱群子奋双髯。广文磊落襟怀爽,学士风流酒令严。石鼎联诗茶共啜,瓦炉煎酒火频添。不须公子调冰水,安得佳人露玉纤。鹤唳千嵓秋雾薄,松号万壑晚风恬。樽前丹桂飘金粟,石上苍藤挂素蟾。此会明年谁最健,胜游今日我何厌。从教月色随人影,不觉凉飙堕帽襜。记取六平同赏处,老夫应合诵陶潜。
病中李傅竹见过走谢兼以送别。明代。邱云霄。 一春长卧独柴扉,门外深苔印屐肥。花径未劳题凤去,竹窗空自听莺啼。帆依返照江鸥下,秋薄寒云塞雁归。九曲风烟如有问,紫阳楼外草庵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