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宋朝时刘豫在山东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派人收买飞鸽。告示中并有一些不敬的话。
泗州知州刘纲将此事禀奏朝廷。
张浚(成纪人,字伯英)要求天子处斩冯益以释清谣言。
赵鼎(谥忠简)随即上奏道:“冯益的事暧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无之间,已关系着国家的体统。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处罚,外面的人一定认为陛下确实派冯益做这种事,这会损害皇上的盛德,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外放到别处去,以消除众人的疑惑。”
皇帝听了很高兴,便将冯益外放到浙东。
张浚很气赵鼎反对他的主张,赵鼎说:“自古以来,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过急,小人一伙会团结起来,祸害就大了;如果缓慢渐进,可使他们自相排挤。目前以冯益的罪,虽处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然而太监们怕皇上习惯以处死来处理这种事,一定极力为冯益开脱罪行;不如把他贬到远处去,既不抵触皇上的心意,太监们看到贬谪的处分尚轻,一定不会极力营救,又庆幸出来一个空缺,一定一个个图谋进用,怎肯容纳被贬的人呢?如果现在就大力打压他们,这些人一定对我们起反感,那么他们的党羽组织将更坚固而不可破。”
张浚这才叹服。
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爱国政治家、词人。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极力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和迫害。
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与奸臣秦桧不和,被贬到潮州。知州王惕“假肩与以送”,秦桧闻知,谪王惕金州。赵鼎在崖州寓宿裴闻义家给宋高宗的上表中,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改变:“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使秦桧感到胆寒:“此老倔强犹者。”同时更加紧对赵鼎的逼害。赵鼎在吉阳“深居简出,杜门谢访”。“海南积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广西帅将张宗元遣人持诗书和药石、酒、曲前往慰问,秦桧知后,马上把张调离广西。
由于秦桧残酷迫害,赵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临终前自书墓石,记乡里及除解岁月。铭中有这种两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死后也不会忘记宋朝,不会忘记抗金救国,要把他的精神化为河山,使宋朝强大起来。逐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旧县村。时为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仅63岁。卒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孝宗时,谥忠简。
《宋史》有传:“鼎为南渡名相,与李纲齐名。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作品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
清明诗。宋代。赵鼎。 乡书难附北归云,燕子犹寻旧主人。流水迢迢长念远,飞花糁糁又伤春。向来轩冕非吾意,何处园林托此身。只有长歌一樽酒,暮年风味最情亲。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宋代。赵鼎。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寒食。宋代。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点绛唇·春愁。宋代。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彦修,钱塘人,名时敏。坐张天觉党,自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宋代。赵鼎。 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彦修,钱塘人,名时敏。坐张天觉党,自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蝶恋花·河中作。宋代。赵鼎。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和通守王元美二绝句 其二。宋代。赵鼎。 志士犹来惜寸阴,青铜那觉二毛侵。留连春色一樽酒,未必东风识此心。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四首 其三。宋代。赵鼎。 玉瘦香寒不自持,潇然冷蕊暗疏枝。向来几许闲花木,及见春光烂漫时。
范元长寄示刘野夫满庭芳曲因用其语戏呈。宋代。赵鼎。 暮年身计酒葫芦,定是前身刘野夫。他日烂柯山下见,俨然一部黑髭须。
虞乡道中菊。宋代。赵鼎。 冱露低烟拟怨谁,凄然亦自惜馀姿。无人为买蒲城酒,正是柔桑叶落时。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 其二。宋代。赵鼎。 山下人家鸡黍时,解鞍那暇拂尘衣。宦游无况田园薄,自问此生何以归。
吴帝庙。宋代。赵鼎。 阿瞒鬼之雄,掌握弄神器。孙刘相继踵,分争足鼎峙。支吾仅自保,终作降囚系。智力非不如,亦各论其地。吾闻隆准公,几为强楚毙。转粟收散兵,正赖关中势。中原乃腹心,四肢吾所制。英雄建立初,岂但夸一世。处之或不然,果非长久计。古人今复生,此论无以异。
欲游静林不果。宋代。赵鼎。 林泉共一山,欲往不得暇。我不如陶生,日到远公社。安得缩地术,坐我云门下。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四首 其四。宋代。赵鼎。 天与清芬心自知,丛林深处出纤枝。发明无限春消息,正是风霜作恶时。
刘吴二子过访留莫酌时天高气清河流月满而饮兴方豪复取酒进舟九曲。明代。邱云霄。 沙白月在地,林深叶暗蹊。山随溪共转,峰与句争奇。鱼跃天枢动,江空斗汉垂。归来何处鹤,翻露下松枝。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唐代。白居易。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钱生坟前八景 其三 九华列戟。明代。何瑭。 九峰如列戟,拱立墓门前。见说簪缨后,功名继祖先。
祝英台近 灯花。清代。沈鹊应。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正无绪。细认凝笑蛾眉,为伊久延伫。护住风帘,红焰尚如许。是他报与人知,休教落去。尽无寐,替防饥鼠。
登师山诸生有书二首 其二。唐代。郑玉。 山前村落乱高低,云意模糊远近迷。万叠峰峦如画展,黄山正在小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