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圣礼先师,斯文端在兹。
将陈百官富,讵止一牢祠。
入室瞻遗器,圜桥展盛仪。
乐堪三月听,奠想两楹时。
执鬯元公肃,捧璋髦士宜。
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规。
奉命分祀孔庙作。唐代。唐顺之。 后圣礼先师,斯文端在兹。将陈百官富,讵止一牢祠。入室瞻遗器,圜桥展盛仪。乐堪三月听,奠想两楹时。执鬯元公肃,捧璋髦士宜。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规。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 其一。清代。郑孝胥。 扁舟载儿女,何处是吾家?楚客愁千斛,江天秋一涯。地偏聊可避,计拙未为差。枯树门前倚,沈吟待暮鸦。
无著复欲去再作此留之。宋代。吴则礼。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复矜小春。胡为要随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弹琴几时鬓毛脱,端是天教个中活。僧伽初不负先生,久办淮山作衣钵。
仙霞岭 其四。清代。张祥河。 我行玉露秋,酷热盛中夏。一瓢疗渴羌,玉花噀泉罅。有时陡绝顶,何异云车驾。一笑奉使来,真是从天下。
登来青轩一首。明代。黄省曾。 峻阁标灵嶂,盘回翠岫连。佛香云和袅,天烛斗齐然。万色虽看界,诸空悉露禅。道林调白马,于此业青莲。
送清环道人南归 其二。清代。濮文暹。 人生大邂逅,多在阡与陌。飘零各异地,异地成咫尺。持来双镜光,互照好颜色。岂惟照颜色,肝胆了不隔。平生失途马,颠蹶在荆棘。君既宛转导,又为施羽翼。君今弃我去,好春失消息。柳条与梅花,为谁更妆饰。本自无远别,生灭年仅百。所悲再见期,又非此旦夕。既作有情物,得不泪沾臆。登堂慰君母,母正缝衣裳。衣裳亦何丽,鬓发亦何苍。知君当早还,君还我何方。君今别母时,有我相扶将。行当我别母,不见君在旁。劳燕各背飞,春风尔何忙。独余慈乌声,绕屋空徬徨。
公车入都留别蔡宗鲁。清代。戴亨。 脂辖龙沙道,悲风怆客神。饥寒离二老,冰雪去孤身。绝域谁堪告,倾囊尔又贫。壮怀思急遂,不敢畏艰辛。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宋代。晁补之。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