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来何处,云从剡水阴。越吟多病客,吴语故乡心。
尺牍人争羡,一言余所钦。由来绝弦意,今日为知音。
赠山阴陈千户病卧毗陵三首。唐代。唐顺之。 问子来何处,云从剡水阴。越吟多病客,吴语故乡心。尺牍人争羡,一言余所钦。由来绝弦意,今日为知音。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寄李舒州 其一。宋代。赵蕃。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馀殊觉不能支。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联璧卷。明代。姚纶。 仙子瑶台玉一双,碧桃红杏递生香。绛裙拂地春同步,宝镜开奁晓并妆。织翠舞衫封蛱蝶,泥金歌扇画鸳鸯。卷中乍识春风面,恼我题诗一断肠。
古调歌。宋代。俞紫芝。 地钟灵,天应瑞。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玉宇瑶台分十二。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月如花,花似月。花月生香,添此真奇异。不许扬州夸间气。昨夜春风,唤醒琼琼醉。
留侯歌。近现代。吴之英。 尚书删自唐虞断,不说鼎湖有弓剑。缑山吹笙在成周,奇闻刊落左氏传。惟有史迁传留侯,辟谷愿从赤松游。始知自叙轻儒墨,先数道家第一流。留侯自禀飞仙体,姗姗玉骨犹好女。玉佩貂裘弱不胜,闭门精思赖乡李。忽传秦将拔韩都,百炼神锤付客狙。一击不中翛然去,闲来圯上听阴符。老人受自何人手,皇帝燔书此独否。夜半秘传有真诀,只教君耳接余口。本为报韩藉沛公,岂知入关又两雄。辛苦运筹开汉业,更无私憾构重瞳。垓下凯还事大定,万户崇封编甲令。如何幅巾坐虚室,绵绵元牝观真性。辟谷从此学长生,岁时朝请但存名。深知养气致神法,便驭飞龙入上清。后代儿孙绳祖武,真人相继司仙府。柱笏西山摄万灵,朱印绿章奏太祖。吕韬亡去二千年,颇闻神女擅相干。木生火克成何语,一卷兵书误李筌。
大江东去 其十 答未翁阁老。明代。夏言。 大河东下,走万里、包纳许多灵物。推荡中原无砥柱,那问全城半壁。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蛟鼍出没,神龙羞与争杰。曾谁醉卧三山,飞游八极,独驾天风发。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老子胸中,久吞云梦,乌帽今华发。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
厓山大忠祠(二首)。明代。李东阳。 宋家行在日南迁,虏骑长驱百万鞭。潮海有灵翻佑贱,江流非堑枉称天。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扫腥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