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满眼尽红妆,忽然见此青白色。并挺孤标出伦类,岂特中通并外直。
不缘太洁遭染汗,自尔天然去雕饰。西山贼夫断烟火,南州高士力稼穑。
对花疑是此二人,良工托物象其德。写贞直欲空诸相,讵肯轻着一点墨。
世人只将肉眼看,道是红妆正堪玩。金陵谢兄善识花,每对此花再三叹。
谢兄卓荦不俗状,已有声名动藩翰。愿言永保金石心,不负此花长作伴。
为谢参政与槐题青白莲画。唐代。唐顺之。 纷纷满眼尽红妆,忽然见此青白色。并挺孤标出伦类,岂特中通并外直。不缘太洁遭染汗,自尔天然去雕饰。西山贼夫断烟火,南州高士力稼穑。对花疑是此二人,良工托物象其德。写贞直欲空诸相,讵肯轻着一点墨。世人只将肉眼看,道是红妆正堪玩。金陵谢兄善识花,每对此花再三叹。谢兄卓荦不俗状,已有声名动藩翰。愿言永保金石心,不负此花长作伴。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婉儿怨戏柬敬承五首 其一。明代。冯琦。 昨日开金屋,君恩别处新。难将织锦意,去比浣纱人。只自怜中妇,谁当念下陈。嫁郎何太早,不敢怨前薪。
闲游晚归口占。宋代。王松。 行行将入郭,树下暂停鞭。远岫藏春雨,平田起暮烟。无求安我拙,所到有人缘。莫笑游赀尽,看囊尚一钱。
次韵杜幕春日。宋代。郑侠。 平明驱马出城东,马上知君兴莫穷。淮曲山川三月路,春光桃李万家风。酒肠宽处须吞海,诗思狂来几击钟。何事青丝正双鬓,拟将渔钓约溪翁。
仲永再和三绝复和以酬 其三。宋代。王十朋。 长记中秋踏卧龙,尚馀诗兴至今浓。羡君豪迈如韩子,联句犹容李正封。
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刘项雌雄,跖颜修短,无彼亦无此。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宋代。李曾伯。 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刘项雌雄,跖颜修短,无彼亦无此。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睢阳五老图。宋代。程颢。 大道刚明孰肯闲,拳拳心志尚遗冠。饭蔬饮水时行乐,定礼删诗国建桓。终身恋阙存忠厚,薄味供先表蹇寒。鸿钧幸得循清运,馀烈凭人仔细看。
次乔考功种竹。明代。邵宝。 考功忆南曹,新竹旧所艺。岁寒凡两经,不见霜雪厉。虚怀效前修,浅薄谅非计。斐然淇水涯,千秋一根柢。独立良可嘉,群居亦何戾。体疑墨君诬,用笑楮生敝。城中地如金,省庭更难诣。植之固由人,长养荷天惠。醴酒散馀酣,医俗得妙剂。等閒供听观,淡中有真丽。风清玉声流,月暗金影翳。结实虽未成,凤鸟或来憩。主人道眼明,许与松齐岁。岂无一视心,馀卉直柔脆。我将节下题,相过及春霁。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二。明代。李舜臣。 万里长城险,三秋太白明。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