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
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
南伐。唐代。谢榛。 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太常引 六月十八日喜雨,酒间应口,和不肖。元代。许有壬。 荷盘蕉扇久无声。笑祈祷、果难凭。倚槛看云停。问谁把、天瓢遽倾。玄功不宰、太平有象,磊块一时平。老我问阴晴。笑尚为、苍生有情。
送胡文父还匡庐五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 栖隐峰头树色分,传书遥寄紫阳君。一声铁笛千林晚,片片桃花落彩云。
过绵侠营故居。清代。郑孝胥。 此地沉吟梦几场,最难消遣是斜阳。濠堂已逐荒烟散,却认钟山作故乡。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四。明代。黎民表。 颇怪频年事,江湖屡滞游。王程妨野寺,身世落渔舟。徒费千金伎,空馀一敝裘。素丝虽可叹,知足亦何忧。
点绛唇。宋代。蔡伸。 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为林太学兄弟于初腊寿其尊人六十。明代。卢龙云。 韦曲新移傍未央,小山和靖兴犹长。八千岁引灵椿寿,尺五天临玉树芳。节近蓬莱初启会,游馀句曲递称觞。怡亲自得阳城教,三豆何劳礼杖乡。
送黎有道远游。明代。李孙宸。 最怜物外侣,磊落几如君。生计馀诗卷,行踪半水云。无心恋瓮牖,有路出尘氛。一别家山去,音书何处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