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寄青莲宇,因之问上乘。自知閒有味,不愧老无能。
响彻秋风树,寒生夜雨灯。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
秋夜奇上人禅房独坐。唐代。谢榛。 久寄青莲宇,因之问上乘。自知閒有味,不愧老无能。响彻秋风树,寒生夜雨灯。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饮罢独呈北湖。明代。符锡。 月色云容小槛前,幽怀堪写使君筵。十年奔走风尘隔,此日根□雨露偏。郎署才名司马著,长官清节县人传。绨袍犹记连床夜,起舞鸡声乱晓眠。
与歌者何戡。唐代。刘禹锡。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蓦山溪。宋代。周邦彦。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次韵和李寺丞见寄之什。宋代。杨亿。 云章承诏祝高穹,夜聪空歌宿绛宫。正怯龟肠终日内,忽膞雁信五城中。八珍伊鼎鹽梅味,九夏尧厨萐莆风。苦恨斋居方慎独,朵颐大嚼与谁同。
白菊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馀白菊斗霜浓。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二首 其二。清代。张洵佳。 梅蕊初开日,萱帷永诀辰。一官皆祖泽,七尺是亲身。姑息偏容我,饥寒特苦人。显扬图报称,此愿几时伸。
载守铜壶踰八岁,渐营凉室与温房。疏帘夏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
窗静坐闻松竹韵,径深行袭蕙兰香。已惭必葺非宏丽,更愧佳章比召棠。
北都留守相公韩以某顷守魏都粗脩斋舍特加标榜仍示雅章谨依高韵。宋代。文彦博。 载守铜壶踰八岁,渐营凉室与温房。疏帘夏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窗静坐闻松竹韵,径深行袭蕙兰香。已惭必葺非宏丽,更愧佳章比召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