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
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萧处士挽诗。唐代。杨士奇。 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挽橘泉方文谟先生。明代。黄仲昭。 八十高年强健身,西风一夜殒庄椿。黎元正尔多奇疾,天地胡为夺此人。橘井泉深空自洌,杏林花发为谁春。刀圭我亦曾蒙惠,一束生刍泪满巾。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宋代。黄裳。 本来无一亦无华,都向真空是一家。闻说一花还共笑,宁甘鬼窟作生涯。
暮春登紫金山二首有引 其二。明代。卢龙云。 紫气遥来出紫宫,金光隐见有无中。玄坛并建群灵拥,宝塔双瞻瑞霭通。万顷桑麻春雨后,千家城郭日华东。披襟已尽兰台胜,宋玉何劳对大风。
赠友生一首。明代。黄省曾。 念尔三吴客,高游溯六川。壮怀探玉略,雄抱历金边。国剑看星佩,家弧映月悬。五侯心不下,万里气能前。舍笔齐班业,怀符学李贤。紫城时未偶,青镜岁常怜。豹躅依山壑,鸿情寄陇田。业因交友薄,名为守躬全。春日逢杯酒,殷勤赠此篇。
题惠昌上人。唐代。张祜。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
春贴子 其五。宋代。真德秀。 烟花万匝绕坤宁,独把牙签手不停。为要八荒皆寿域,彩毫亲跋度人经。
减字木兰花(曾樊子野)。宋代。沈瀛。 谁来贲止。千里得朋方切喜。汪氏门风。《大学》《中庸》正脉通。不妨诗酒。请以还丹为荐寿。已过羊何。绍述韩门得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