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25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丰。著有《溪堂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另有《春秋广微》、《樵谈》等书,多散佚。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四库全书》存《永乐大黄》辑本《溪堂集》10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征》。
西江月·送朱泮英。宋代。谢逸。 青锦缠条佩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
送董元达。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宋代。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蒲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宋代。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千秋岁·咏夏景。宋代。谢逸。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踏莎行·柳絮风轻。宋代。谢逸。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寄徐师川戏效其体。宋代。谢逸。 不见徐侯久,梦绕西山阳。斯人天下士,秀拔无等双。捉麈望青天,意气吞八荒。平生学古功,胸次罗典章。商略造理窟,清论排风霜。弄笔有佳思,哦诗怀漫郎。恐非江湖客,黑头侍明光。不忘温处士,群书亦可将。
送子侃禅师。宋代。谢逸。 薛老峰前古游侠,脱冠卖剑剪须鬣。闭关孤坐百念空,面上老色如秋叶。飘然飞锡华子冈,浪逐西风移步屧。摄衣升堂搥大鼓,是中不赏啬夫喋。四众围绕如堵墙,要观霹雳飞牙颊。人生一梦几时觉,相逢栩栩皆蝴蝶。何当蜡屐从师游,遮莫冯驩老弹铗。
怀季智伯以洪龟父赠智伯诗气盖关中季子心为韵探得盖字。宋代。谢逸。 初闻季子贤,词源涨万派。未倒蔡邕屣,先倾程本盖。自从得斯人,议论颇宏大。迩来卧苫块,病骨剧疲瘵。兹游独不预,颇觉气宇隘。平生憎俗物,每见意即败。后会君强起,免食三年艾。
君如霜鹘精爽老,目睨云霄长侧脑。不种河阳满县花,手披泮水收芹藻。
闭门较艺防请谒,门外宾朋迹如扫。饥肠得酒吼怒雷,牙颊生烟喉吻燥。
汪信民顷赴符离约谒告还家为盛集戏作诗嘲之以助一笑仍率诸友同赋。宋代。谢逸。 君如霜鹘精爽老,目睨云霄长侧脑。不种河阳满县花,手披泮水收芹藻。闭门较艺防请谒,门外宾朋迹如扫。饥肠得酒吼怒雷,牙颊生烟喉吻燥。青灯枕上梦蛾眉,惊魄酷怕寒砧捣。纵未休粮仙骨轻,丹田亦合生梨枣。归来清狂尚未减,怀抱向人辄倾倒。不作孟公投辖饮,乃欲悲吟效郊岛。明年东风破柳条,万里晴江波浩浩。此时扁舟挽不留,依旧儒官守枯槁。只今有酒不浪饮,迎腊寒梅为谁好。相将风雪不饶人,拂面飞花故相恼。期君三日不如盟,定作回波嘲栲栳。
送惠洪上人。宋代。谢逸。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航。男儿行役良自苦,水有鲛鳄陆豺狼。何当啖芋拨牛粪,拗折拄杖挂钵囊。
夏夜杂兴 其二。宋代。谢逸。 零露栖圆荷,月明清洒洒。旋转如走丸,细碎不盈把。劲风度横塘,珠玑毕倾泻。胡不被蓼萧,徽音播诗雅。
月中观梅花怀月上人。宋代。谢逸。 梅清不受尘,月净本无垢。微风更解事,排遣香入牖。倏思阿明语,清与此花偶。天资已超轶,况得善师友。洞然胸明白,欲扫不容帚。客来相视笑,不知语出口。平生憎俗人,未语辄先呕。不逢屈突生,宁食艾三斗。乃知我辈中,如师亦稀有。但想月中梅,作诗清如昼。
怀汪信民村居。宋代。谢逸。 金风吐商管,秀色浮山椒。苔乾石骨瘦,水落溪毛凋。埃尘暗箯舆,风霜缁客貂。藜羹浥野饭,松醪酌村瓢。会当对榻语,竹坞风萧萧。浣肠去旧学,词源涌春潮。
寄洪驹父戏效其体。宋代。谢逸。 令尹吴楚豪,奇胸开八窗。人物秀春柳,诗句妙澄江。筑室名壁阴,凿牖延朱光。呻吟六艺学,心醉倚胡床。毛锥摘秋颖,茧纸截水苍。浑洒有能事,著勋翰墨场。翼翼鲁泮宫,国士徵无双。行且职教事,儒风成一邦。
自乐。明代。陶安。 广大者天地,中间着此身。道从无意得,心与太初邻。咽息灵龟饱,随时尺蠖伸。步行驺从远,林叟或相亲。
赠浮屠有则。宋代。王之道。 我老不能诗,其穷类诗人。多谢二三子,强以穷相亲。师从何方来,过听误失真。袖携诸公诗,丐我踵后尘。顾我虽不能,欲辞恐师嗔。勉作数句偈,拙恶惭无伦。
大同驿。元代。萨都剌。 题诗洒墨江东驿,笔力犹能挽怒涛。飞骑将军朝出猎,打门县吏夜催徭。天高路远心如水,夜永愁多独过桥。却忆玉堂诸学士,凤池东畔佩声遥。
新竹。宋代。赵蕃。 新竹不数辈,岁悭非地贫。破苔方挺出,突屋已长身。未害少为贵,居同德有邻。山中乏朋友,舍尔复谁亲。
和朱文公读道书 其一。明代。桑悦。 尘世难纵步,眷焉思十洲。蹑履登碣石,濯缨临弱流。折芳遗所思,玉树无春秋。太虚一回首,岁月空悠悠。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 其十二 赠徐老世兄再思。清代。祝廷华。 江山寻旧话,泉石缔新盟。世变苦难问,予心滋不平。怆怀狮未醒,矫首鹤长鸣。铁板唱东去,咨嗟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