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离乡今七十,版图已作帝乡民。田园晚岁治生足,儿女全家习俗淳。
犹有诗书传世业,不胜悲喜见宗亲。百年杨氏衰兼盛,一夜灯前语向晨。
凤阳过宿族兄弘璧夜话。唐代。杨士奇。 十五离乡今七十,版图已作帝乡民。田园晚岁治生足,儿女全家习俗淳。犹有诗书传世业,不胜悲喜见宗亲。百年杨氏衰兼盛,一夜灯前语向晨。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雕木工。宋代。苏籀。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同程庸诸生游集庆亭。明代。吴与弼。 皇华岭畔又奇峰,峰上新亭结构雄。亭子主人良得意,来游多侣共春风。
鼍矶研。明代。徐渭。 向者宝端歙,近复珍鼍矶。在海感蛟蜃,文理多怪奇。白者为雪浪,星者黄金泥。碎者银作砂,角者丝缠犀。举手摸其理,索索铓响飞。分符军石乡,庸以鏖隃麋。曩者辱新乐,远寄青州来。一夕忽失守,仍召顽滑资。一字十研磨,一行百推移。淹此斫阵马,羁控不得驰。乃者董文学,匣有方尺储。举以为我赠,与新乐不殊。
营独山谷。元代。郝经。 秋风猎猎建牙旗,月澹昏黄马不嘶。区脱定时林影黑,逻兵行处草声低。豺狼远迹终宵遁,乌鹊惊飞到晓啼。中夜几回还自惜,缺壶歌罢意凄迷。
落花十首 其九。明代。释函可。 莺啼渐急如愁别,剩蕊残枝日又昏。野老不知春去尽,犹将杯水奠花魂。
河南王尉西斋。宋代。欧阳修。 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
数醉。宋代。李流谦。 清秋无所为,遇酒量地醉。醉则遗形骸,兀然外天地。尘世多得失,古事有兴废。更复不快饮,徒为乱人意。屈原贵独醒,贾谊每流涕。二子竟中夭,惜哉且自弃。苍苔晚雨湿,红叶北风厉。乐乡聊可谋,悲秋岂吾志。
月下赏菊限韵柬邃庵太常先生。明代。李东阳。 不随春蝶梦滕王,又送秋蝉过绿杨。佳客到时非旧雨,好花开处亦重阳。为园恨少青山地,插帽羞看绿鬓郎。长对此花还此客,纵教多病也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