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望湖亭。唐代。杨士奇。 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山中避盗后十首 其十。宋代。周紫芝。 可怪子刘子,全家肯见存。长分夜雨榻,复共草堂樽。磊落吾何取,笑言君益温。它时此心在,结草报深恩。
范德章金台对雨诗卷。明代。张宁。 南北追携共一身,对床风雨夜纷纷。醉疑瞿峡愁中卧,寒忆巴山梦里闻。白发孤灯人望远,绿波芳草雁离群。何年得似彭城会,剪烛论诗坐夜分。
送潘仲鲁使安南。明代。何瑭。 风尘时节送君行,萍水分携百感生。六馆交游曾刮目,十年离合最关情。山川渺渺蛮中路,雾雨昏昏海上城。玉册已颁王事毕,便催车马转归旌。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唐代。武元衡。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出游。宋代。陆游。 渔村酒市本无期,小蹇扁舟信所之。丹叶满林霜落後,紫萍黏块水枯时。山林闲寂归虽早,齿发衰残病已迟,努力及时谋自适,锦囊多贮暮秋诗。
赵樾村观察由蜀乞养回滇道老鸦滩枉顾话旧诗以赠之 其一。清代。赵金鉴。 野沸群龙战,云开一鹤还。羡公赋归去,衣彩舞斑斓。仙吏今梅葛,词香古屈班。西窗同剪烛,夜雨话巴山。
酬梁文学羲年。清代。李英。 日落寒江罢钓回,食贫怀抱若为开。相思黄鹤楼前月,独对丹丘雪里梅。旧业闻君当绝唱,新诗赠我见高才。谁知昨夜灯花焰,尺素劳传使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