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胥无复到乡村,諠杂何曾及县门。岁岁年年比今日,邑人常戴府公恩。
送佘通判 其三。唐代。杨士奇。 吏胥无复到乡村,諠杂何曾及县门。岁岁年年比今日,邑人常戴府公恩。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虞美人 渡江。清代。陈维崧。 白蘋花尽凋寒玉,舴艋摇空渌。秋潮恰比簟纹平,趁此日斜风细、剪江行。最怜黄歇坟头土,多少今和古。年来生怕说兴亡,笑指楚天新雁、两三行。
处暑。宋代。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高山流水图。元代。贡性之。 山云飘萧山月凉,溪风飒沓溪流长。山水遗音秋满耳,似与琴响参宫商。若人领此山水胜,谩托冰弦寄幽兴。天空自觉响逾寂,指落先与心相应。音传今古知者稀,孰云举世惟钟期。仰天为尔一长啸,音兮琴兮知不知。
如梦令。宋代。石孝友。 照水粉梅开尽。春残峭寒犹甚。秋气著人衣,斗帐玉儿生晕。那更。那更。帘外月斜风横。
夏日与石蒙泉长官对奕于花园中。明代。饶相。 地僻喧哗少,人閒草木幽。花枝藏宿蝶,柳树隐鸣鸠。酌酒消馀兴,围棋较夙筹。客愁无处着,聊此乐优游。
奉和御製喜降时雪七言四韵诗。宋代。杨亿。 一夕香街布玉尘,檀乐劲节露贞筠。免园置酒皇欢洽,柏殿赓歌睿唱新。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丰穰薦瑞民心悦,高下还随帝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