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高堂上,嘉殽列肥鲜。结交并豪侠,四座皆少年。
意气不复殊,肝胆相披宣。仰视白日辉,一言誓青天。
贻我紫绮裘,报君珊瑚钩。暮从邯郸饮,朝入洛城游。
横行无七贵,傲睨凌五侯。腰间双青龙,精光含九秋。
投躯报知己,慷慨当仇雠。性命如鸿毛,夕死无怨尤。
结客少年场行。唐代。杨士奇。 置酒高堂上,嘉殽列肥鲜。结交并豪侠,四座皆少年。意气不复殊,肝胆相披宣。仰视白日辉,一言誓青天。贻我紫绮裘,报君珊瑚钩。暮从邯郸饮,朝入洛城游。横行无七贵,傲睨凌五侯。腰间双青龙,精光含九秋。投躯报知己,慷慨当仇雠。性命如鸿毛,夕死无怨尤。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过幕阜山。宋代。王炎。 昔闻幕阜古洞天,偶驰瘦马行山前。诸峰却立一峰出,苍龙堕走走复蟠。谁烧丹灶汲丹井,绝顶万丈巢飞仙。扪萝攀磴敢惮险,欲往未有一日閒。仙翁见我定拍手,笑我诘曲来人间。寸淋日炙行路难,何如鸾鹤游云端。人生不比金石坚,向来青鬓今苍颜。百年富贵草头露,何乃自苦縻一官。虽无道骨可不死,亦欲早挂头上冠。南山之南北山北,筑屋翠微高枕眠。
诸罗署中夜坐占示义儿。清代。方世泰。 轻云如縠掩残晖,向晚凉风动葛衣。木叶渐凋霜未降,社钱才敛燕初归。苦空禅早闻三昧,隐见星休问少微。客里无书成寂寞,流萤底事破窗飞。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三十二。近现代。吴玉如。 最伤倚枕气如丝,还间新斋笔砚宜。目录群书由检点,从今卷束自为之。
和颜长道寄三首 其三 阅武川倡酬。宋代。韦骧。 往还赓唱百馀篇,草草编联后或前。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须知吏隐能遗俗,不独山溪解乐天。屈指代期秋信逼,封人莫厌屡驰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