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
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
李学士释服诸公有诗趣入史馆因次。唐代。王鏊。 东观含毫有所思,公输旁睨已多时。汗青头白非无日,齿录牙绯岂所期。书到商家真灏灏,心同鲁国去迟迟。集贤诸老心如渴,早雨公田及我私。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唐代。顾况。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白沙洲上江蓠长,绿树村边谢豹啼。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卜居独秀山。宋代。李易。 访戴溪长近若耶,金庭雪对赤城霞。沼从鹄举添萧索,峰似鸾翔解叹嗟。每爱林间百种蝶,难忘竹外四时花。剡川图上他年指,独秀山前是我家。
寄伯兄上海。清代。许传霈。 流离骨肉泪难乾,况是他乡度岁残。淮水曲欣慈母健,春申江忆阿兄寒。到家有梦神常聚,尺土未抔语不安。前日一阳虔旅荐,虞西回首路漫漫。
鹦鹉曲。元代。冯子振。 逃吴辞楚无家住。解宝剑赠津父。十年间隶越鞭荆,怒卷秋江潮雨。想空城组练三千,白马素车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烟光紫处。
题瑞松亭。宋代。李处权。 德积固有源,吉卜可无地。要知青囊术,讵尽黄壤计。翁族鼎七闽,籍甚月旦议。五车闻善训,三迁见深意。父屯兄弟间,接武广寒桂。世方慕朱紫,此道非我贵。而今二阮贤,风雅果未坠。婆娑竹林下,颇用文章戏。诸郎赤凤麟,唾手可高位。惟松岁寒质,似抱君子器。伟此无情物,胡然效斯瑞。天人理则悬,声闻在交际。我行几千里,岁晚飘零至。升亭整素冠,敬仰动长喟。冢木助芊芊,前山益佳气。
小孤山题二妃祠。明代。释今覞。 危石江心出,疏林见画堂。云烟媚帝子,风雨怒彭郎。水落山容静,天空鹤影翔。妆台对碧藓,无复拥霓裳。
首夏幽居。宋代。周密。 一枕薰风一架书,幽居景物尽堪娱。孤云依石自舒卷,小雨酿梅时有无。粗识古今知得丧,细看草木验荣枯。诗边剩喜多生意,门外新塘长细蒲。
黄年伯京兆招饮园亭留咏 其二。明代。孙传庭。 廿年幽赏寄丘园,谢傅东山道益尊。杨柳风来春绕砌,梨花雨过夜开轩。坐看兰玉前庭秀,仰视星河北阙繁。京兆新承明主诏,白门烟月正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