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黄公客欲还,黄公山亦小庐山。往来云水两三辈,妆点春风花柳间。
岳色晓行湘浦望,湖光晴到洞庭看。有诗都点逍遥送,九万扶摇一日抟。
与雷震东。唐代。陈献章。 何处黄公客欲还,黄公山亦小庐山。往来云水两三辈,妆点春风花柳间。岳色晓行湘浦望,湖光晴到洞庭看。有诗都点逍遥送,九万扶摇一日抟。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同侯晋阳司马程六无山人游牛首山 其二。明代。李孙宸。 名山高倚白云寒,杖底跻攀法界宽。共爱官閒多胜赏,转怜秋尽更盘桓。层峦叠翠空中见,二水三山掌上看。携得玄晖诗句否,登临犹自忆长安。
青山白云歌。宋代。陆游。 青山白云翁,放浪酒中死;埋骨长松根,夜夜听溪水。松老会作薪,骨朽会作尘;但留千载狂名在,知我它年自有人。
七忆 其三 忆会稽。元代。张翥。 千岩秋色彻层霄,忆昔来乘使者轺。翠袖屡扶蓬阁醉,篮舆时赴宝林招。山阴客已无春会,溪上风犹送暮樵。此恨古今销不尽,西陵寂寞又回潮。
和沈判官。宋代。徐积。 精神满腹其才裕,清白当官所性存。国士正居王俭府,野人未识李膺门。诗筒便恐传新句,酒席方陪饮上樽。从此定须怀贱叟,他时来访我儿孙。
江上晓发。明代。皇甫汸。 霁晓临江渡,微茫寒雾多。无由辨深树,祗自见沧波。岸觉帆前是,山知磬里过。平生壮游地,今往奈愁何。
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宋代。韩维。 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
春日晴原野望。唐代。陈羽。 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