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墨翠浓如刷。绿蜡捶笺麦光滑。晚筠已卧绿沈枪,早菊未开金锁甲。
葫芦蒸烂甘如鸭。饭软蔬香银箸戛。诗脾多为井茶清,烹点休搀姜豉辣。
玉楼春 前调韵险而新,阿频曰:“能再叠否。”凉夜趁烛疾书,更成十阕,亦老有童心矣 其二。唐代。樊增祥。 米家墨翠浓如刷。绿蜡捶笺麦光滑。晚筠已卧绿沈枪,早菊未开金锁甲。葫芦蒸烂甘如鸭。饭软蔬香银箸戛。诗脾多为井茶清,烹点休搀姜豉辣。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舟及棹楫。唐代。王质。 山崎水岖,无轨可濡。草黭木黮,无辔可揽。在我窝兮不可睽,孤篷秋风秋叶飞,露冷波寒宜早归。
闻德寿皇帝庆七十。宋代。曾丰。 尧寿元非啜雉羹,秦皇汉武却营营。有心去采三山药,何似归休一日兵。
圣女祠。唐代。储嗣宗。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负暄四首 其二。宋代。刘敞。 南极无永昼,北方多苦寒。负暄意颇适,容膝居亦安。啸傲长者辙,崔嵬切云冠。道书异俗味,稚子同大欢。不觉老将至,安知利害端。
寿张少泉师七十。清代。周在镐。 龙砂遗老望如仙,林下优游二十年。古佛从来居福地,贞松不碍历霜天。名山事业承先绪,广厦经营庇后贤。吾爱吾庐饶乐趣,新诗四集手亲编。
谢吕令子卿雪中遣人惠酒初令人置酒于祝舜俞。宋代。王洋。 也知谋醉胜谋闲,户小都忘满腹悭。晚得麹生投老伴,长邀玉友访空山。初贪雪里香宜倍,忽报瓶中酒自还。全胜朱提双饮盏,亲教从事送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