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菊接篱酣白酒,不因五斗折腰人。若教此趣知冯道,更有何心事二君。
过彭泽 其二。唐代。夏良胜。 撚菊接篱酣白酒,不因五斗折腰人。若教此趣知冯道,更有何心事二君。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赋应门照绿苔。唐代。李益。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法振
题时习斋。元代。胡奎。 天行九十有万里,日月循环若流水。人之为学亦犹尔,夜以继日恒不已。譬诸行远必自迩,跬步千里自兹始。为以九仞一篑止,半途而废良可耻。文江有士复质氏,人言是父生是子。古来圣贤疾没齿,我其铭之吁老矣。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宋代。陆游。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