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游宿遍名蓝,紫柏禅师奉麈谈。受记可称千佛一,论文曾许两都三。
应将绮语卑江左,直溯宗风自岭南。莫讶绳床留半席,庭前树子早同参。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七。唐代。董其昌。 当年游宿遍名蓝,紫柏禅师奉麈谈。受记可称千佛一,论文曾许两都三。应将绮语卑江左,直溯宗风自岭南。莫讶绳床留半席,庭前树子早同参。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下江南向夔州。唐代。张说。 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宋代。杨万里。 只见春晴道是晴,不知半夜嫩寒生。疾风吹落林间雨,细雨还成大雨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七三 任昉。宋代。林同。 晰常嗜羊枣,遥亦重槟榔。参至不忍食,昉宁能独尝。
悼古季清。宋代。谢翱。 典刑前一辈,言语尚风流。诗律缚不住,梅花恼得愁。云烟今变灭,老病总宜休。唤醒菟裘梦,严城上雨秋。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宋代。苏辙。 少年无大过,临老重复止。自言衰病根,死在酒杯里。今年各南迁,百事付诸子。谁言瘴雾中,乃有相逢喜。连床闻动息,一夜再三起。泝流俯仰得,此病竟何理。平生不尤人,未免亦求己。非酒犹止之,其余真止矣。飘然从孔公,乘桴南海涘。路逢安期生,一笑千万祀。
点绛唇(卢守席上)。宋代。郭应祥。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
无题。清代。申兆定。 垩粉围墙罨画楼,隔窗闻拨细箜篌。分无信使通青鸟,枉遣游人驻紫骝。月姊定应随顾兔,星娥可止待牵牛。垂扬疏处帘栊近,只恨珠帘不下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