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清鉴属方甄,成德军声紫电振。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
应多泛水依莲幕,无复驱车避柏人。为问累累金虎印,谁能先徙突前薪。
柏乡道中寄张蓬玄中丞。唐代。董其昌。 九流清鉴属方甄,成德军声紫电振。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应多泛水依莲幕,无复驱车避柏人。为问累累金虎印,谁能先徙突前薪。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 其三。明代。卢龙云。 遵彼庾关道,开凿念前劳。长松荫修陆,车马自滔滔。行者日百里,仗之辟莱蒿。万古周行在,功方粤岭高。
帆。唐代。徐夤。 岂劳孤棹送行舟,轻过天涯势未休。断岸晓看残月挂,远湾寒背夕阳收。川平直可追飞箭,风健还能溯急流。幸遇济川恩不浅,北溟东海更何愁。
宣公祠 其二。宋代。林逢子。 千年往事随流水,一缕香烟吊蜀魂。门掩落花人不到,野风邀月照黄昏。
又追和虞奎章韵四首。¤。明代。马治。 蜀人文采相先后,多在西湖载酒船。肠断至今湖上柳,空残眉翠锁连娟。
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李建勋)。唐代。徐铉。 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华阴道中三首。唐代。宗泽。 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却是花。马渡急流行小崦,柳丝如织映人家。菅茆作屋细家居,云碓风帘路不纡。坡侧杏花溪畔柳,分明摩诘纲川图。宁王画作金盆鸽,韩愈诗夸玉井莲。瓦缶泥泓村落小,乱茅群雀不堪传。
次韵洪复翁辞沃氏招馆。宋代。方一夔。 可怜倾城无蹇修,睥睨欲媲王与侯,年华荏苒春复秋。夜弹古词韵三州,纷纷筝笆沸啁啾,忽尔雅操声俱收。我亦少小猎九丘,掩鼻利达视若莸,秣厉欲洗平生羞。羲娥鞭后逝莫留,谁麾衰暮出岩幽,丁丁斤斧愁林搜。苞裹破砚开荒畴,诗卷千束喘两牛,隘视宇宙前无俦。赖有夫子纷应酬,冷然独茧缫长抽,谰言不作诗帐囚。旁人指我作书邮,双双紫芒炯中洲,谈笑不下孙叔优。交情云水空悠悠,肯为腐鼠瞥下韝。湖海何处无俊游,对面不识非我谋。醉呼梅花居上头,高寒不落第二流。我亦倒囊出饥猴,雪中双屦追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