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年少人,立谈长太息。天子议公卿,诸老逊英识。
更定不少宽,绛灌驱之亟。有君如汉文,怀才良堪恻。
当年稍优游,大臣可浸潗。后之君子曰,将以此为术。
娩默槃崇高,养錞百无失。
尚古六首 其二 贾少年。唐代。郭之奇。 雒阳年少人,立谈长太息。天子议公卿,诸老逊英识。更定不少宽,绛灌驱之亟。有君如汉文,怀才良堪恻。当年稍优游,大臣可浸潗。后之君子曰,将以此为术。娩默槃崇高,养錞百无失。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初到玉堂。宋代。范祖禹。 旧庐风雨暗柴荆,丘壑元无绂冕情。一纪周南陪太史,八年书殿厕桓荣。陈编岂待伤麟止,藻思那能倚马成。空愧朱衣华发吏,玉堂三世见题名。
鹊踏枝四首 其三 感事和一乘师。近现代。丁宁。 落尽繁樱春雨腻。斗草湔裙,一例销魂地。懒效西邻新样髻。是中多少抛家泪。回首浮云连海际。如此风波,萍梗将安寄。莫道明珠曾系臂。深盟岂许轻音替。
句。元代。卫仁近。 江水深深碧,梨花淡淡明。九农劳畚锸,三泖足风波。亚夫旧是将军子,贾谊初传太傅官。玉人娇列锦步障,银笔醉调金缕衣。醉吹银笛五老洞,閒拾瑶草三神山。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代。白居易。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馀。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磊落尝许君,跼促应笑予。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足力犹堪敌瘦筇,拟乘寺顶最高峰。杯吞东海一勺水,鞭起南湫久卧龙。
佛界须臾三万劫,神山杳霭几千重。烦公更泚如椽笔,摹写云天不尽容。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其二。元代。程钜夫。 足力犹堪敌瘦筇,拟乘寺顶最高峰。杯吞东海一勺水,鞭起南湫久卧龙。佛界须臾三万劫,神山杳霭几千重。烦公更泚如椽笔,摹写云天不尽容。
张志道别都门。元代。黄清老。 竹寺西轩共听琴,杏花犹记紫囊吟。溪山老我扁舟兴,风雨知君万里心。沧海夜潮银汉湿,蓬莱春树碧云深。三年离别尊前话,倾倒何时更似今。
赠顾进士复初。清代。程廷祚。 宪庙昔临御,恩波覃八极。涣汗其大号,丘园交束帛。维时承平久,化成迈往昔。里巷闻弦歌,穷陬务修饬。闻命各戒装,争先赴上国。儒冠既峨峨,征车复奕奕。或怀随侯珠,或握荆山璧。或披兰苕新,或掣沧海碧。鸣佩集丹陛,心情接虹霓。就中星斗寒,钜儒出无锡。读书破万卷,性同杜氏癖。著述穷岁年,钻研入无隙。宣尼生周季,仰窥王迹熄。然后作《春秋》,万古垂法式。笔削见是非,义存三代直,当时游夏辈,欲赞空太息。如何后世人,无端奋私臆。丘明见国史,事实颇能核。傅会虽有时,网罗著劳绩。齐鲁多陋儒,厥惟高与赤。邹夹未有书,莫由问得失。三家遂鼎峙,左氏仍后植。自兹口说腾,圣经嗟晦蚀。功令尊胡氏,学子守之墨。首先革周正,先圣宁蹙额。一褒复一贬,诪张令人惑。褒贬本所无,安用常唧唧。忍使日月光,蔽亏重云黑。先生蹶然兴,扫除不遗力。百家咸披靡,似用大师克。煌煌大事表,卷轴日盈积。发愤阐阙文,尘埃教荡涤。曲说从此废,禾稼驱螟螣。上则考天时,殷勤补长历。下则综形势,聚来图疆域。僣礼与败度,乱贼暨戎翟。事事关大义,胪列各就职。载观交兵篇,往来正如织。旌旗犹在眼,开卷若凭轼。晋楚争夏盟,宋郑困行役。向戌忽弭兵,难免司城责。五材民并用,戒惧存法则。霸统经再变,王猷竟永塞。人欲日横流,瞻乌更谁适。窃取有深意,肯令鲰生识。君书出虽晚,重到杏坛侧。钟磬铿然鸣,清音动四壁。忆昔鸿词徵,余亦预末席。客居郊坛西,颇爱厥境僻。凉风下庭梧,朝昏玩义画。冥会待悬解,忽然尘虑释。与君偕罢归,十载卧泉石。著书曩未成,今也喜大获。假令留青琐,兹业谅俱寂。深荷皇天慈,慨然增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