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八年至宪宗元和五年间在世,年八十余岁。天宝末,避乱居剡溪,自号东海钓客。大历五年,(公元七七o年)北都留守薛兼训爱其文,奏为右卫率府仓曹军,不就。后客居泉州南安,结庐九日山中,自号南安居士。穴石为砚,注老子,终年不出。张建封闻系不可致,就加校书郎。姜公辅以直言罢为泉州别驾,朝夕与见,遂忘流落之苦。公辅卒,(公元八o五年)妻子在远方,系为营葬。与刘长卿、韦应物善,常以诗相赠答。后又东渡秣陵,卒。南安人思之,号其山为高士峰,建亭于上,名曰丽句亭。
天宝末年,秦系携带妻儿到剡溪避乱。大历五年(770年),仆射薛兼训奏请朝廷授予秦系“右卫率府仓曹参军”(皇室禁卫官)。他“意所不欲,以疾辞免”。后因“家事获谤”,与妻子离异,离开剡溪,回到若耶溪旧居。
建中元年(780年),秦系乘舟南下,隐居南安丰州九日山。他在西峰巨岩大松(俗传东晋时所植)下结庐筑室,偃卧栖息。
秦系在九日山,过着“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的生活。读注老子《道德经》,经常在石崖水畔垂钓,自号“东海钓客”。
建中初(781~782年),泉州刺史薛播常上山拜会秦系,逢年过节馈送牲礼酒食,但秦系从不到城里,尝作诗《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赠酒》:“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客,那得王弘送酒来?”贞元四年(788年)秦系已经年过六旬,御史大夫张建封深知秦系不肯出来当官,奏请德宗,就地封他一个挂名的“校书郎”。
秦系隐居九日山12年后(792年),姜公辅被贬为泉州别驾,也上九日山。两人结邻而居,饮酒赋诗,评史论文,十分投契,一起生活13年。席相为泉州刺史(791~794年),常和欧阳詹等名士上九日山,陪秦系和姜公辅游览,并在生活上加以照顾。
元和元年(806年),在姜公辅去世的第二年,秦系离开九日山,归吴越,渡秣陵(今南京),过丹阳,云游四方,年80余卒。泉州人在九日山建亭纪念,称“秦君亭”;他隐居的西峰号“高士峰”。
会稽山居寄薛播侍郎袁高给事高参舍人。唐代。秦系。 稷卨今为相,明君复是尧。宁知买臣困,犹负会稽樵。
即事奉呈郎中韦使君(明系试秘书省校书郎)。唐代。秦系。 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诗兴到来无一事,郡中今有谢玄晖。
跣虑铩I硎潞涡胛剩?嘈恼?某睢!度?剖?。唐代。秦系。 策杖政成时,清溪弄钓丝。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杨梅今熟未,与我两三枝。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唐代。秦系。 白云知所好,柏叶幸加餐。石镜妻将照,仙书我借看。鸟来翻药碗,猿饮怕鱼竿。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云门山。唐代。秦系。 十年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身犹入若耶溪。天开霁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互万畦。多少灵踪待穷览,却愁回驭日平西。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唐代。秦系。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唐代。秦系。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题僧明惠房。唐代。秦系。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题洪道士山院。唐代。秦系。 霞外主人门不扃,数株桃树药囊青。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期王炼师不至。唐代。秦系。 黄精蒸罢洗琼杯,林下从留石上苔。昨日围棋未终局,多乘白鹤下山来。
题赠张道士山居。唐代。秦系。 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松间寂寂无烟火,应服朝来一片霞。
山中书怀寄张建封大夫。唐代。秦系。 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麋鹿不知贫。时时亦被群儿笑,赖有南山四老人。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唐代。秦系。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纵醉还须上山去,白云那肯下山来。
奉寄昼公。唐代。秦系。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宿云门上方。唐代。秦系。 禅室遥看峰顶头,白云东去水长流。松间倘许幽人住,不更将钱买沃州。
次韵王四馆宿 其三。宋代。刘攽。 天星出屈势阑干,五夜传呼禁漏残。虎豹深沉九关远,鹪鹩栖息一枝安。病亲黄卷怜灯闇,老厌青绫怯岁寒。长有江湖未归梦,更将衰白镜中看。
临终与蔡氏甥。宋代。周滨。 三舅报无常,诸甥脚手忙。熟搥三挺皂,烂煮一锅汤。垢腻从君洗,形骸任尔扛。六钉声寂寂,千古路茫茫。
金缕曲 八月十八夜记梦。清代。况周颐。 风叶鸣窗竹。黯秋灯、残更数尽,梦回难续。天上寒于人间否,记伴黔娄幽独。惶愧煞、年时金屋。底不相逢教传语,怕相逢、令我悲心目。应念我,瘦于菊。西风等是无情物。说凄凉、人天一例,清寒彻骨。归去青鸾休相问,珍重菱花香玉。只此恨、平生谁属。第一天涯伤心事,有阿侯、夜守秋坟哭。浑未解,诉寒燠。
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唐代。孟郊。 相逢失意中,万感因语至。追思东林日,掩抑北邙泪。筐箧有遗文,江山旧清气。尘生逍遥注,墨故飞动字。荒毁碧涧居,虚无青松位。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闭。永谢平生言,知音岂容易。
和吴侍郎答汝州诸官唱酬之作。宋代。宋庠。 青管裁篇属旧僚,赓歌奇意亦飘飘。横徽曲妙谁逃赏,过物风清尽应箫。此路烟霞催入洛,他年簪笏庆归朝。乘秋不奈多高兴,重取兰薰答楚谣。
瓜。唐代。丁谓。 绵瓞怜同蒂,锄耰莫误芸。浮泉滋绀质,巾绤透清芬。积石三年熟,瑶池五色文。静思空洞美,宁问邵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