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又曾为虢州刺史。昭宗时为翰林学士。与温庭筠友善。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其中《红线》一篇最为著名。 ...
袁郊。 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又曾为虢州刺史。昭宗时为翰林学士。与温庭筠友善。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其中《红线》一篇最为著名。
黄牛径。明代。张家玉。 踏遍天涯雪复霜,举头西望望冠裳。从拚侠骨齐生死,终笑奴颜拜犬羊。敢谓龙韬兼豹略,能图铁券与貂珰。愿酬明圣垂衣日,即向烟霞卧子房。
采菱曲十二章 其九。明代。胡应麟。 旧识花卿在锦城,相逢高唱少年行。那堪回首东风恶,吹送青帆入四明。
野人。清代。陈忠平。 野人疏大志,端居一水浔。青眸谁顾惜,明月自升沈。鸥点秋沙白,烟笼春梦深。有时无所事,万籁共长吟。
沁园春七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 太息骚坛,几经消歇,凭谁主持。算样香人去,吟情未老。流花集在,秀句堪师。衣惹炉香,才夸宫体,归梦莼鲈肯后时。因风便,为江东耆旧,频系相思。曾闻花雨填词,定不愧、当年杜牧之。问阻风中酒,心情何似。薰香摘艳,怀抱谁知。莫讶年来,玉颜非昔,禅榻茶烟漾鬓丝。知何日,共半楼烟雨,相对论诗。
过何泰华园分韵二首。明代。陶望龄。 今日何园句,能无忆少陵。迷人寄生酒,匝地月支藤。莲褪鱼吹粉,苔深石减棱。轩窗随面面,寒竹影层层。
龟潭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 摆落攀缘断,驱除磊磈平。庭松敌老健,潭水伴孤清。待月出时看,寻云起处行。相随木上坐,徙倚到参横。
醉太平。清代。赵我佩。 花乡水乡。情长梦长。西风吹落莲房。老鸳鸯一双。诗狂酒狂。愁肠恨肠。无端瘦了秋娘。怕临波晓妆。
谢景思提举见过用药寮韵赋三诗寄谢 其三。宋代。孙觌。 行把长镵白木柄,慵眠下泽短辕车。柳围许大身空老,瓜地将芜手自锄。三径苔荒无辙迹,一枝巢隐有林居。故人触热来相问,终日清风满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