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萤光淡晓色寒,庭除索寞星河残。
清樽酒尽艳歌阕,离人欲去肝肠绝。
露荷香散西风惊,征车渐远闻鸡鸣。
深闺从此泣秋扇,梦魂长在辽阳城。
古别意。唐代。寇准。 水萤光淡晓色寒,庭除索寞星河残。清樽酒尽艳歌阕,离人欲去肝肠绝。露荷香散西风惊,征车渐远闻鸡鸣。深闺从此泣秋扇,梦魂长在辽阳城。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九日巴丘登高。唐代。张均。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宿紫阁山北村。唐代。白居易。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山居诗 其三十二。宋代。释延寿。 万事从来祇自招,安危由己路非遥。笙歌韵里花先落,松桧枝閒云未消。数下磬声孤月夜,一炉香翥白云朝。谁人会我高楼意,门掩空庭思寂寥。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唐代。皎然。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
李夫人墓。元代。赵秉文。 夫人临诀时,掩面羞人主。空馀返魂香,默默不得语。千秋百岁后,粉黛化为土。一笑不成妍,春风花自舞。
秋日居法云寺喜瀚上人见访。明代。徐熥。 门掩苍苔一径幽,白云应为远公留。疏钟隐隐诸天暮,残叶萧萧满地秋。竹院又逢今日话,芝山犹忆旧时游。此中传偈多禅侣,何必浮杯到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