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
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离京日作。唐代。寇准。 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秋日偶成。明代。何巩道。 秋柳无丝欲罢吹,隔湖依旧见帘垂。一堤月出独寻梦,千树叶飞谁写诗。风射城墙惊断角,瀑临书案洗残棋。不须更向桥头立,江蓼花红落满池。
日暮山兴。明代。梁兰。 乔木孤村晚,衡门落照平。云侵归羽倦,风转系匏轻。洗笔通泉过,移床候月明。无人同笑语,默坐对诸生。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宋代。杨万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病鹤霜後蝇。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天颜有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蜀中奏建丁文诚师专祠感赋。清代。张荫桓。 三峡猿声万古哀,生无奥助赖公才。国侨既死歌谁嗣,诸葛前身有自来。诏旨已湔樊棘泪,祠堂新对锦江开。悠悠公道终难昧,恸哭朱游尚戍台。
浑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金朝。元好问。 四月山泉冻未开,东君才为挽春回。多情丹杏知人意,留著双华待我来。
吹柳絮(鹧鸪词)。宋代。贺铸。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余香。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凤池桥成余长泰以诗贺次韵谢之。宋代。陈宓。 骖鸾翼翼袅清风,眼见云霄有路通。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指挥须得千人敌,迟速都申一念中。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