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送林明府。唐代。吴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唐代。陆龟蒙。 养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倚肩沧海望,钩膝白云吟。不是逍遥侣,谁知世外心。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宋代。林若存。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及其未溘先,幸无靳珍题。
焚衣街。宋代。马之纯。 玉指亲裁五彩衣,尚方工作极纖奇。看来亡国都缘此,爇向通衢了不遗。鹬羽化为青烧去,雉头还有紫烟随。更须大字书华表,要使将来尽得知。
宫词 其七十二。宋代。赵佶。 乐章重制协升平,德冠宫闱万古名。嫔御尽能歌此曲,竞随钟鼓度新声。
七月三日至鄱阳 其二。宋代。王十朋。 干越亭前晚风起,湖入鄱阳三百里。晓来一雨洗新秋,身在江东画图里。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宋代。范成大。 昔人重远行,供账饯出祖。矧今燕嘉宾,宜有赠行语。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联翩二百言,字字劝稽古。戒之书鱼蠹,勉以云鹏举。作霖要实用,洗兵嫌不武。诸生承意气,脱迹蜕农圃。明年一声雷,幽蛰起平楚。班行入鵷鹭,榜贴缀龙虎。回头谢府公,公言非漫与。府公亦庙廊,来莅琼林俎。千载吴趋行,愁绝白紵舞。我闻有此作,病卧嗟未睹。今晨梅驿动,副墨到衡宇。调高瑟音希,芒寒剑光吐。谁云鹿鸣废,正赖广微补。当年群玉会,方驾肃飙羽。倡酬久寂莫,邂逅相劳苦。世故万浮云,交情一旧雨。谁当将诗坛,君实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