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岭南湖水阴,墓木两株高百寻。鬼神撝护霜雪干,日夜怒号风雨音。
山僧纸钱每自挂,陇酋金槌那得侵?精忠既已塞天地,英爽尚尔盘山林。
恨虽无血可化碧,世故有人能范金。恭惟父子一抔土,尚想君臣千载心。
万松岭前行殿废,五国城头寒漏沉。空令遗黎痛至骨,荒坟一上一哀吟。
岳武穆王墓。唐代。郑元祐。 栖霞岭南湖水阴,墓木两株高百寻。鬼神撝护霜雪干,日夜怒号风雨音。山僧纸钱每自挂,陇酋金槌那得侵?精忠既已塞天地,英爽尚尔盘山林。恨虽无血可化碧,世故有人能范金。恭惟父子一抔土,尚想君臣千载心。万松岭前行殿废,五国城头寒漏沉。空令遗黎痛至骨,荒坟一上一哀吟。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答吴与几二首 其二。宋代。李复。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宋代。赵蕃。 家住青源下,宜起起作州。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赠九韶。明代。吴与弼。 我与生契家,恳恳常告戒。退而省其私,立志能匪懈。相逢索居后,新知颇超迈。深培仁义根,势利无芥蒂。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 其二。清代。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宋代。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次韵参寥咏雪。宋代。苏轼。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放鹤亭记。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放鹤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