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月节风一箭长,万牛无力挽苍苍。直应刺着天公眼,却遣雷霆下取将。
重游全福留题罗宏信手种柏 其二。唐代。王安中。 漏月节风一箭长,万牛无力挽苍苍。直应刺着天公眼,却遣雷霆下取将。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鹧鸪天。宋代。晏几道。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熊耳山。清代。杨揆。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车轮愁欲脱,马力行苦惫。摩空磴道盘,危步屐齿碍。疏花坼林红,惊羽堕岩翠。下视浮濛流,出涧仅如带。随山三百折,始与洛水汇。中原苦平衍,到此意殊快。全秦收不得,奇沓落关外。长空卷层阴,绝壑忽昼晦。飞云过太行,流影逼衣袂。因知二陵近,风雨如有待。循途陟高冈,勇进非敢退。投足得山坳,漫告仆夫瘁。
夜泊虎丘同刘元声伯仲。明代。范汭。 翳然一片雨,远沐脊山青。举棹兴方属,引觞歌莫停。林钟去杳杳,川火来荧荧。坐待月轮出,僧寮犹未扃。
窦三中丞去岁有台中五言四韵未及酬…因追曩篇持以赠之。唐代。武元衡。 在昔谬司宪,常僚惟有君。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削稿书难见,除苛事早吟。双旌不可驻,风雪路岐分。
重赠卢谌诗。魏晋。刘琨。 握中有玄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