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身贵早登龙尾道,
功高自破鹿头城。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赠赵将军。唐代。张籍。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戊子喜雨用马朝卿韵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 酷暑炎炎正不禁,一声雷震酿轻阴。救回南亩十分旱,变作西郊三日霖。遍野桑畴青幄密,连天麦垄绿云深。王孙喜雨登楼宴,贳酒黄垆解带金。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宋代。苏轼。 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别蕲县尹二首 其一。宋代。朱晞颜。 渐老难为别,江亭首重回。风尘头共白,湖海气全灰。我岂千金帚,君非百里才。试将遮日手,一棹载诗来。
次九叔松石翁所遗韵。明代。鲁铎。 宦海清声不愧天,中年归袖已飘然。秋花盈把陶翁径,春水平湖贺监船。教子頖宫期远大,作宾乡宴礼周旋。葛巾藜杖从容地,共指人间自有仙。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宋代。司马光。 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脱冠解带坐终日,花落石床春自如。
徵招 红梅。清代。易顺鼎。 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玉颜春半醉。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山扉和梦闭。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
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宋代。赵汝腾。 姑蔑之墟,郡郭之隅。幽閴兮陋巷,卑渫兮绳枢。真人兮匵藏,道貌兮山臞。有时兮过市,徐行兮当车。天津游兮闻鹃而慨汉,鹿门登兮采药而踌躇。明月兮啸咏,白云兮卷舒。我评其人,陶邵之徒。畴昔岁兮司银台,力抗疏兮徵玉庐。朝奏墨兮欲下,暮出昼兮尼。诸君一笑兮草芥,余三惜兮璠玙。拟笺天兮嗣请,近因风兮止余。仰高致兮慕予,积卑忱兮原摅。善不进兮不已,终当谅乎纯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