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勋业新城大梁镇,
恩荣更守洛阳宫。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
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唐代。张籍。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勋业新城大梁镇,恩荣更守洛阳宫。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每领群臣拜章庆,半开门仗日曈曈。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次韵游西湖。宋代。史浩。 平生林处士,一叶老波光。坐令西湖名,千古磨苍苍。迩来子李子,掉鞅出柴桑。官閒到休日,清浅寻幽香。金风度林麓,野艇生微凉。竹间寄登览,孤岑水中央。拂石辨奇迹,哦诗味遗芳。归来笔不停,醉墨翻淋浪。他时三贤亭,合著君在旁。只恐作霖雨,幽梦通商王。
又五首。宋代。邵雍。 曾闻不若见,曾见不如经。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改诗知化笔,醒酒识和羹。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
从灵光寺至秘魔崖。清代。多敏。 笋舆作蛇行,人来山腰里。一峰复一峰,青青伏还起。宽处若掌平,仄处仅容趾。忽然来云中,忽然行涧底。路绕秘魔崖,石磴更齿齿。势欲苍冥齐,群峰未可拟。俯视下城郭,罗列如屏几。酌酒对山灵,我行殊未已。
晚归。宋代。刘攽。 古木号蝉鸦乱栖,凉风稍稍袭人衣。高楼鼓角悲秋意,小市渔樵竞夕晖。虽有簿书容暇豫,强从宾旅复来归。闭门跃马俱人事,吾道何能问是非。
感事四首 其三。明代。何巩道。 野火无光佛火红,高斋不语四山空。门非剥啄时闻响,黄耳原来解吐风。
解剡回家过陈公岭。宋代。陈著。 漫仕当閒游,归程更自留。岭高云送脚,路险石垂头。家近听乡语,山分认水流。溪桥聊小憩,双鹭去悠悠。
使日杂诗 其十。清代。郑孝胥。 刻意伤春失梦痕,怀人亭下更何言。花前白发风怀尽,不是销魂是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