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
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寄李渤。唐代。张籍。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宋代。王之望。 古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美应同故国愁。
送果斋侄之嵩明。明代。罗洪先。 昆明东北龙城起,迢递烟云鸟道通。六诏分符州最近,三湘移牧秩还同。传车万里霜枫外,斋阁千峰野雾中。到日锦泉春正美,早行阡陌问民风。
苏文忠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清代。黄钊。 井络一星出岷峨,度入牛女周天河。森然北斗灿南纪,精气互贯参羲娥。城南夜光烛万丈,蒙荆密莽同搜罗。韩祠断碑鬼物守,苏公奋笔如挥戈。失桑咸池大伞拥,祝融海若长绅柁。秕糠扫尽汰蜉屑,云锦织就遗龙梭。投文徒鳄遗衙吏,作书诋佛驱天魔。大荒披发返阊阖,焄蒿荐祀悲滂沱。丹黄蕉荔期肸蛮,水旱疾疫烦总呵。精神在地若井水,至理妙喻无差讹。伊苏距韩三百载,元祐事略同元和。斗牛不神坐埋困,磨蝎守命遭谗诃。蛮荒窜谪等一辙,泷吏后有春梦婆。天其以我为箕子,要荒此意留则那。当时饱吃惠州饭,乌云红日楼头过。游潮六日访遗泽,韩山片石来摩挲。经师已少赵天水,子野绝粒为头陀。存神过化理则一,海潮元气相荡摩。潮阳儋耳两开辟,手凿混沌芟蓬科。此碑百世立师表,不与荆棘悲铜驼。雨淋日炙半蚀剥,尚镇魑魅褫蛟鼍。我来睹此思石鼓,两公旷代同赓歌。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宋代。刘克庄。 天不生斯物,将如冻者何。为谁忙作茧,到底化为蛾。种至春还育,功于世最多。香闺不知织,岁岁赐香罗。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二。清代。刘伯埙。 赤手拟为霖,伤时一哭深。峥嵘留劲骨,蹭蹬损雄心。不尽长沙泪,难回泽畔吟。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
赠梅公明诗。魏晋。繁钦。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唐代。韩愈。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