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清净无童子,独坐空堂得几年。
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影最团圆。
题方睦上人月台观。唐代。张籍。 一身清净无童子,独坐空堂得几年。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影最团圆。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宋代。姜特立。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渊明松菊迳,仲蔚蓬莱间。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适斋坚主人,归卧甬水边。家中无留贸,饥食困即眠。不可学其可,已省区中缘。嗟哉我何人,爱慕此二贤。素贫乏常产,晚有屋数椽。圣君不忍弃,未许车高悬。月散官中粟,不蓄棒余钱。性复喜宾客,日日罗槃筵。万事不挂眼,尚为诗所缠。山上列花木,山下疏清泉。终日自逍遥,濠上乐亦全。起予者谁欤,三诵达哉篇。
虞美人 地载。近现代。黄绮。 众填沟壑皆非死。歌市应先毁。此身地载不他劳。来去竟逢怒眼若藏刀。何来安内加残害。宁愿生降外。为哀此意以诗争。定有万千愚拙助吾行。
追书张方伯封君平湖号卷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梓庭遗泽恨,姜渡野芳情。春晏长兰媚,风徐一鹭轻。恩波天上荡,光岳槛边明。夜半洲前笛,如闻咽濑声。
写怀。元代。吴景奎。 亭馆烟花暗结愁,故人靡靡付东流。臂能化弹因求炙,剑已沈渊尚刻舟。投辖待垂公子钓,敝裘应笑长卿游。移书为谢林间鹤,孤负西风蕙帐秋。
退朝。宋代。刘攽。 虑澹事从简,兴发谋岂豫。退朝建礼门,走马长楸路。阴风脱林槁,朝日破寒雾。简书亦优游,宾友慰迟暮。神仙未尝学,皋壤欣所慕。静境出自然,胜游非浪聚。杯觞谋须臾,肴蔌讯无虑。赏音愧闻弦,和歌容执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