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一壑暮声何怨望,
数峰秋势自颠狂。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
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武牢关。唐代。罗隐。 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腊月初二夜雪。明代。陶宗仪。 吼树朔风雄,寒欺绣被重。地浮银渤澥,山吐玉芙蓉。瑞象标初腊,欢怀慰老农。岁登端可卜,百谷遍提封。
将至岳阳。清代。祖之望。 出都近三旬,始达熊湘境。大云七十峰,一一纷造请。似知我旧游,相识先引领。肩舆蹑其巅,空阔无留影。天酿雪气寒,云蒸石骨冷。人烟隔溪水,绿浸松杉静。轻篁弄风柔,宿鸟投林猛。待上夕波亭,湖山色已暝。
怀沈从先。明代。徐熥。 与君未倾盖,吴门费相寻。十日不能得,嗟哉谁知音。故人不我弃,题书贻空林。感此岁月异,伤兹年鬓侵。寥寥千古意,悠悠万里心。花残吴苑暮,月落枫桥阴。望君不可见,思君空自深。
送王员外赴长沙。唐代。贾至。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依韵和幹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唐代。王贞白。 山立只盈寻,高奇药圃阴。风涛打欲碎,岩穴蛰方深。藓点晴偏绿,蛩藏晓竞吟。岁寒终不变,堪比古人心。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