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绕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广陵城(一作赵嘏诗)。唐代。孟迟。 红绕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孟迟(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迟之,(全唐诗云:一作升之;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 ...
孟迟。 孟迟(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迟之,(全唐诗云:一作升之;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
病中二首 其二。明代。宗臣。 茂陵消渴夜,汉圃倦游年。日月愁中惜,形骸病后怜。乡心时万折,客泪晚双悬。人老犹西蜀,春归向北燕。音书嗟白雁,岁序怪玄蝉。独抱无穷事,徘徊玉漏前。
大年游延福寺。宋代。王十朋。 去岁曾游九日山,匆匆不暇尽跻攀。烦君访我不到处,好把诗篇载取还。
送李伯循。元代。杜本。 已闻盘谷最深幽,便欲从君遂此游。春气和柔朝采药,秋风清彻夜行舟。岩花冉冉难留客,汀草纤纤独倚楼。杨柳新条不堪折,只须买酒换离愁。
途中寄友人。唐代。罗邺。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宣德庚戌十月廿五日扈从宣府回作。明代。杨士奇。 扈从归程闻好语,山妻携得小孙来。到家已是风霜老,犹有黄花待我回。
游巾山得晴字。宋代。高斯得。 巾山何亭亭,拔地蹲中城。苍龙擢双角,盘空半孤撑。崇雉俨环抱,兼如在涤牲。有时霁雾搴,插我堂东荣。虽劳拄笏望,犹赊杖藜行。值兹阳和候,鲜晖吐新晴。摆去缠牵累,少畅窥临情。藉兰得胜引,共此酒一盛。咏余百忧集,乐极万感生。去国魂难招,怀人涕易盈。虽无拓壑姿,宿昔芥尘缨。寄言山中叟,未慕同幽贞。
澎湖九日登高 其三。清代。吴性诚。 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疏篱未有凌霜菊,野岸曾无带雨衫。如此登临谁送酒,不须张盖愧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