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印老索印庵诗。唐代。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戏谈邓州禅,分食天宁麦。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沁园春·题缶庐诗存1925。清代。况周颐。 诗人之诗,其心则骚,而笔近韩。似老树著花,枒杈媚妩,奇峰拔地,突兀孱颜。节制之师,懈无可击,当得长城尤无言。论风格,只东阳高密,方驾吟坛。须知天帝胡然。凡凌乱乱言皆肺肝。念独立苍茫,所遗何世,悲歌慨慷,欲问无天。叠稿如融,长愁如质,略举家风非等閒。阳春曲,问十年沧海,几见成连。
次韵元中芭蕉轩。宋代。周紫芝。 道人悟无生,开轩有深意。是身如芭蕉,妙语良默契。婆娑坐芳丛,聊复此游戏。秋风鸣环佩,晓露湿苍翠。闭窗得阴多,凉簟惊雨细。索句清梦馀,时能助幽思。我亦个中人,平生会佳致。此乐倘见分,杖策时一至。
寄包古刹客过门,煨芋残炉晚未温。万里风尘迷远望,三峰文献接诸孙。
湖山春动饶佳趣,杖履时来共至言。一笑老仙堤柳畔,人间谁怨复谁恩。
正月念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慈客馆苏税院惠二诗和韵 其二。宋代。程公许。 寄包古刹客过门,煨芋残炉晚未温。万里风尘迷远望,三峰文献接诸孙。湖山春动饶佳趣,杖履时来共至言。一笑老仙堤柳畔,人间谁怨复谁恩。
六砺三首 其二。宋代。郑思肖。 又是江空岁晚时,痛思国事独行迟。青山无语青天远,吐出丹心把向谁。
一斛珠 送春。清代。归懋仪。 莺声渐老。恹恹薄醉添烦恼。天涯绿遍王孙草。蝶倦蜂慵,宛转春归早。满院浓阴人悄悄。落红几点风前袅。半窗疏雨黄粱觉。儿女英雄,一样伤怀抱。
菩提坛待月。明代。何维柏。 清斋饭罢暮钟时,塔里传灯树影稀。僧在上方秋寂寂,月生东海夜迟迟。风幡著相心先动,明镜非台性自知。却笑黄梅留偈别,三更衣钵使人疑。
和荅西巢友人 其二。明代。符锡。 萍槎无柰此离襟,堪听南冠更楚吟。远树依依浮浦出,澄江脉脉向秋深。星河未蚀干将气,尘土空怀壮士金。北往南来将底事,倚看孤鹤背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