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
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唐代。黄裳。 访我京华岁已深,化龙潭畔却相寻。是空是色休排色,非佛非心且洗心。南望自生江上月,西归谁了水中金。洞霄人去宁无梦,多在莲池与竹林。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八六子。唐代。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綵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春江逸响图。元代。卞思义。 黄鹤矶头一棹还,白鸥波上几人閒。笛声吹断江南曲,不见渔翁祇见山。
奉怀粹之戏成。宋代。李弥逊。 期人不至伤秋晚,觅句无工愁夜长。谁与寒窗催好梦,几重白氎一盂香。
夜出芙蓉堂。宋代。宋庠。 北沼凉归早,西轩火正流。萤光偏爱夜,蛩语最知秋。好月因云暗,清风为树留。烟来昏翠幕,雾下失沧洲。河转疑天侧,星回恨岁遒。惟馀双鹤唳,不减到林丘。
拟青青河畔草。明代。陈子升。 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上堂各自炫,谁肯相为期。客从西方来,遗我双白鹰。呼童臂白鹰,翼有细篆绫。长跪读篆绫,绫中竟何称。上言各努力,下言利得朋。
龙砂八景 其五 鸥亭听雨。清代。王润生。 亭水巧相迎,閒鸥此结盟。花晨兼月夕,酒国与诗城。湖酒连床话,琴樽剪烛情。风流渺何许,野草绿纵横。
缲丝行。清代。徐永宣。 柳花村巷晴窗南,蚕神祀罢事春蚕。一箔三眠日卓午,食叶声中作风雨。妇姑饷蚕不得闲,双眉不暇描春山。戴胜飞鸣茧成早,缲车索索丝皓皓。卖丝抵税输县官,入冬子妇仍号寒。